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圣严法师遗作:《美好的…
名家之后读名家之作:汪…
最新热门    
 
闫会作:怀念写字的日子

时间:2010-6-5 10:28:31  来源:不详

整天趴在电脑前面打字,头昏脑涨眼睛干涩、腰酸背痛脖子僵硬时,分外怀念用手写字的日子。

 

  也许是孤陋寡闻,我一直觉得世界上很难有一个民族能超越我们对写字的钟情与热爱。自古以来,写好字一直是蒙学的重要内容。相传南朝梁武帝为教儿子识字习书,让人从王羲之书迹中拓取1000个互不重复的字,每字片纸,还要让颇有才学的周兴嗣一夜编成韵文。想来小儿学写字也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军国要事,非要一夜编成韵文,足见梁武帝对儿子学写字的高度重视。要说周兴嗣确不是浪得虚名,尽管一夜鬓发全白,真编成了对仗工整,宛转有致,令人叫绝的《千字文》。出人意料的是一本皇室家教教案,竟成了蒙学开山之作,并划时代地将写字从“阳春白雪”推向“下里巴人”。从此,不仅历代书法家竞相书写,也让普天下幼儿颤巍巍地拿起毛笔。于是,不知有多少双小手在被老师的板子抽得通红中,把写字养成了习惯。小时候不喜欢用毛笔,因为太软不听使唤,不容易写好字。但虽喜欢用钢笔、圆珠笔,却因为贵买得起的人家不多。所以,只要有支笔就行,点横竖撇捺,照猫画虎,一点点地把书上的字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交给老师评判、纠正。要写大字,则把16开的草纸分成横五竖四20个格子,每天写几页。写得周正、规范、好看的,老师用红笔画一个红圈,写错了打一个叉。每晚趴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弄得满脸、双手墨迹点点,就是冲着红圈圈用功的。每次作业发下来,红圈圈少了或是没有,不仅大人不高兴,自己的心情也很郁闷,于是越发地用功去写,路边、树上、墙上、操场一切能写字的地方都留有孩子们写字的痕迹。因为字写得好不好就是聪明还是不聪明的标志。所以,写字这事就在这种压力下被逼成了自觉,强化成了习惯,直到完全演化成生存和生活的一种本能。

 

  人常说,字是人的脸面。这话的潜意思是,字写不好是没有脸面的。写一手好字不仅被人另眼相看,而“拿得起锄头拿不动笔头”跟没有文化一样。到现在,村里的人不管你文凭多高,就看你写的字。不管是硕士、博士、教授,也不管官高势大,写的字不好看,大家都会嗤之以鼻,怀疑书没念好。字写得好有很多好处,于公可以抄公文、出告示、写标语,于私可以帮人写信、对联,红白喜事、过年过节、大事小情都离不了,而写字时的氛围更让人羡慕不已,写者拿起笔,老老少少,里里外外挤了一大堆,笔落字出,赞声不绝。不光村里人这样,社会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字写好了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清朝的康熙作为少数民族皇帝,对汉文化学习研究得如痴如醉,他的书法功夫也不一般。他要翰林院的官员把自己的诗词书法,每天像学生交作业一样随时拿给他看,还要注意发现举荐这方面的人才。结果有一个叫高士奇的幸运儿,本来是一个“北漂”的流浪者,因为字写得好,破格直接进了南书房,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官做得很大。最后因贪腐被查办,本来必杀无疑,还是因为有一手好字保住了性命。足见这字写好了面子有多大。

 

  当然,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把字写得自己觉得好看,别人看着顺眼舒服也就行了。世上所有的文字无论汉字还是其它民族的字,从出现之日,起码的要求就是写得好看,而汉字尤其注重这一点。汉字诞生后,就强调“在天垂象,在地成形”。祖先们一直摸索着把字写好,早先的甲骨文、金文,无论是刻在龟壳、兽骨、石头、竹简和木板上,还是铸在铜鼎铁器上;无论单字还是整篇,结构章法如图如画非常美观好看。稍微翻点历史,就知道祖祖辈辈为写好字所下的功夫了。李斯的小篆成为秦统一文字的标本,个人的字能写成国文,李斯是千古第一。晋朝的楷书(真书、正书)以其书写方便,转折自然,易识便写,工整美观等优点延续至今。唐太宗不仅好书法,且有《笔法论》、《指法论》、《笔意论》等专著,为得到心仪已久的王羲之《兰亭序》,不惜动用皇权、四处搜寻,临死还要儿子给他放到棺材里陪葬。宋徽宗赵佶治国本领摆不上桌面,但字写得的确不一般。他收集宋以前的书法、名画、古玩数以万计,仅颜真卿的真迹就有800多幅。而且亲自分类汇编,考证鉴定,重新装裱,亲题标签,专门设立御前书画院专库存放,还写下了《宣和殿博古图》的专论。而他自创的“瘦金体”至今无人超越。不要说皇帝官员、士族名流、文人秀才以写字扬名立万,就当时那些无名的石匠,刻出的随便哪块碑,足让我们练个十年八年了。纵观历史,无论哪个朝代,字写不好,别说做官,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识字。如此强势而深厚的氛围,不把字写成了艺术就成怪事了,也不难理解在写字上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真行草篆,异彩纷呈;造诣非凡,各领风骚;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渊源了。这就是写字的历史,文化的写字和写字的文化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