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
李汉秋:不妨设中华情侣…
最新热门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文化内涵(5)

时间:2010-6-10 10:56:41  来源:不详

端午节怀念屈原有关的来由
      李汉秋:屈原的故事,现在我们还崇敬屈原,他这个人,我觉得屈原最可贵的是高尚的人格,高洁的品格,这个是最值得我们的怀念,我们一代的诗人怀念屈原,也都是怀念他高洁的品格,他是在楚怀王的时候,他做到左途,也是很大的官,很重要的职位,原来内政外交他是一个核心任务,当时的楚怀王就听信一些小人的意见,疏远的屈原,甚至到最后把他流放出去了。
      主持人:完全不受重用了。
      李汉秋:屈原就是怀着忧国忧民的思想,他看到那些小人,怎么巧言吝啬,怎么投王的所好,专门谋个人的私利,人家也拉拢他,甚至秦国来的也拉拢他,他不跟小人为伍,他通过自己的诗歌《离骚》、《九章》、《九歌》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他一方面由他高洁的人格产生出,孵化出伟大的诗篇,另一方面通过伟大的诗篇彰显了他高洁的品格,所以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应该说屈原的这种伟大精神不仅是诗人的伟大精神,他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许多精神融入的一个元素。
      主持人:尤其是忧国忧民,爱国的象征。
      李汉秋:他被流放以后,他开头是秦国要灭楚,秦国要请楚怀王去,屈原就劝楚王,千万不能去,当时有一些小人就怂恿,楚怀王去,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听那些小人的,去了,结果一去,就被秦国扣下了,扣下了以后在那抑郁寡欢,不久就病死了,楚怀王病死以后,秦襄王即位,秦襄王又不听屈原的,还把屈原流放出去了,屈原就是怀念郢都,结果秦国派了军队把郢都攻下来了,攻下来屈原听到郢都失落了,自己的楚王被人家侵占了,这个时候他在汨罗江边,就写下最后诀别的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身殉国,以身殉职,所以屈原的精神,我觉得头一个就是忧国忧民,他一个代表性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就是叹气了,不仅是一般的叹息,痛哭流涕不仅是长长叹息,而且叹息的痛哭流涕,感情多深,“哀民生之多艰”,我们现在讲关注民生,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处境,多艰就是很艰难。
      主持人:他想到的是百姓的生活,而不是责任。
      李汉秋:所以忧国忧民这种情怀是中国民族性格,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优良传统,忧国忧民,不是为个人的五斗米,个人的升迁荣辱,是非常宝贵的一种传统。屈原为了追究自己的真理,他是不依不饶的,又有一句很有名的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都引用这句诗,路漫漫大家现在都还在说,路漫漫其修远兮,修也就是很长,很远,道路很长,路漫漫又长曲折的,那么哪怕路漫漫又修又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要求索,我要探索,探求真理,上下求索,不畏艰险,不怕艰苦,来求索真理,路漫漫修远,现在都还再说这个话,这种探求真理这种精神,这是非常令人敬佩的。还有一句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我心所善的,我的心所向往的,所追求的,自己的心向往的追求的是什么呢,理想,信仰,是我的理想,是我的信仰,我一直追求这种信仰,追求这种理想,虽九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就死了九回,我也不后悔,这表现他这种坚决,自己对理想的一种执着,九死不悔我们现在还经常讲,就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抛颅头,撒热血,追求自己的理想,信仰,以生寻志,自己的志向,屈原确实是这样做,他不仅是讲了这些很好的格言,人生的格言,他确实以生寻志,自己沉江来报国,而且这个人他在整个过程中,就不同流合污,有句名言就是,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就是我自己清醒的,我不跟那些小人同流合污,他常常以香草美人自喻,兰花,芦荟这些香草,香花来比喻自己高洁的人格,以美的人,这个指的不仅是形象美,内心的美,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有理想的,理想高洁的人,对这些晦草,恶草比喻那些小人,他自己要秉持香草的秉性,绝不跟那些晦草比武,绝不随风俯仰,不随波逐流,不跟那些潜规则合流,不去做潜规则的俘虏,秉持自己高洁的品格,所以他才感觉到自己举世皆浊我独清,最后做好沉江寻志,他秉持这种高洁的品格,这点是历代的文人最推崇的,所以为什么历代的人要讲端午节的人文精神,有很多故事,伍子胥的故事,曹娥的故事,各种各样说话,最后大家越来越多倾向到纪念屈原,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群众的一种选择,在这么多传说,在这么人文故事中间,大家越来越选择屈原,就是因为屈原这种高洁的品性,爱国主义的精神,符合大家的心里需求,人心所向,所以特别到宋以后,历代的文人都把端午节跟屈原联系上,李白写屈原的辞赋跟日月同光,评价这么高。苏东坡也写了一些很长的诗来纪念屈原,赞美屈原,历代的文人赞美屈原的爱国情怀,赞美屈原的高洁人格,成了一个传统,成了中国不仅是文学的优良传统,而且成为中国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这种精神,屈原的精神形成中国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
      主持人:你刚才从文人墨客这些角度,来说他们怎么表达对屈原的赞美之情,但是我想普通百姓好像也对屈原用他们的方式来纪念,可以大家最熟知的两个纪念方式就是赛龙舟和包粽子,你给我们讲讲这两个习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