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毛泽东点评《三国志》曹…
三国文化走向何方?(2…
“三国”故事什么最吸引…
关于三国的典故与成语
世博会皮影戏《三国演义…
电视剧《三国》研讨会在…
欣赏历史,还是欣赏演绎…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盘点…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盘点…
新《三国》:在历史和英…
最新热门    
 
《三国演义》拥刘贬曹 周瑜被写成狭隘小人

时间:2010-7-11 10:54:17  来源:不详
曹操疑杀谋臣 刘备托孤让权 孙权受制吴国太 


  为了拥刘贬曹周瑜也成狭隘小人 


  主讲人:段启明(首师大教授) 地点:中国现代文学馆 


  我们再看看刘备,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蜀国谋臣,他们的命运就跟荀彧完全不一样。《三国演义》里的刘备跟诸葛亮相比,从谋略、胆识、智慧各个方面都差距明显。当然历史上的刘备并不像《三国演义》里所写的那么窝囊,正史中所记载的刘备是一个枭雄,但是罗贯中为了表现明君形象,更突出了他仁厚的一面。可是他能够使诸葛亮竭忠尽力,并得到充分展示,这是刘备最大的本事,也是他真诚对谋臣的结果。当然在《三国演义》的描写当中,有些情节人们也是有异议的,比如说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干比曹丕要高十倍,所以一定会有所作为。对刘禅,你觉得能够辅佐他,那么你就辅佐他,如果这个人实在不行,你就自主成都。所以有的人就说,刘备在虚伪地试探,实际上是警告诸葛亮不要篡夺皇位,我觉得不应该这样看。《三国演义》里所写的刘备那段话,在正史《三国志》中没有,但在《诸葛亮传》中是有的,这个情节不是《三国演义》在虚构,历史上就是如此,刘备确实要把蜀国的大权完全交给诸葛亮,所以陈寿评价刘备:“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正史上评价很高。所以《三国演义》里写刘备托孤也是本着真诚态度,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诸葛亮自然要施展他的才干,毫不保留。 


  谋臣的命运如何,君主是一方面,谋臣自身也有原因。比如蜀国另一位谋臣庞统跟诸葛亮比起来,在个人品格和才干上都有差距,庞统也很有才干,但他心胸跟诸葛亮没法比,他要进取西川的时候,诸葛亮劝他不要去,他认为这是怕他立功。这样一个人物自然得不到施展抱负的空间了。但总的说,刘备手下的谋臣,基本上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而最突出的是诸葛亮。


  东吴的谋臣非常有意思,东吴的政权形态跟魏、蜀都不太一样,魏有曹操,绝对权威;蜀有诸葛亮,刘备对他言听计从。而吴国没有这样绝对的权威人物,所以吴国所采取的政策摇摆晃动比较明显。他的谋臣很多,江南本来就是一个人才汇聚之地,突出的是鲁肃和周瑜。正史中的鲁肃非常有能力、非常善决断,但是《三国演义》里面的鲁肃变成一个宽厚长者,周旋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这么写,这很值得研究,我看其中一条是为了突出周瑜和诸葛亮。实际上鲁肃可不是陪衬,他是一个少年有为,很有才干的人物。鲁肃在赤壁之战的时候三十六岁,仅过了十年就死了,把他写成那样一个形象,跟东吴的整个政权形态是有关系的,鲁肃要做一点事情是非常费力的。比如说,他要劝说孙权,而孙权本身又受制于吴国太、乔国老以及张昭等旧臣,所以鲁肃不可能像诸葛亮那样充分发挥才华。周瑜是吴国最重要的人物,在《三国演义》里被写得性格狭隘,好像是一个忌贤妒能的人物。既雄姿英发,又忌贤妒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仔细看一看,周瑜陷害诸葛亮,目的是什么?其实,他的目的是为吴国除后患。所以《三国演义》所表现的应该不是个人之间的恩怨,也不是简单地表现个人性格缺陷,作为东吴大都督,他本应为国事考虑。但是他表现得太突出了,所以负面的东西也太多了。罗贯中的这种写法,是不是和《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倾向有关?《三国演义》写一切的人、一切的故事都有那么一种突出赞美刘备集团的倾向,而对曹魏集团是有所贬抑的,对东吴集团至少是淡化的。


  《三国演义》中“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这是一部人才的颂歌。而且他们的年龄都不大,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作者满怀激情地歌颂他们、赞美他们,使这些人物的故事长久地留传在民间,成为我们中华文化当中的重要资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