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学老师街头刺死女生自…
近千名高中生毕业典礼跪…
学校用奖学金为教师买食…
台湾大学生自拍跳桥视频…
中国民航大学学生自发为…
毕业生自曝大学4年花费…
男友赠送三八节礼物遭骂…
中国毕业生自述向耶鲁大…
8岁小学生自称被老师踢…
贫困研究生自杀续:其弟…
最新热门    
 
“毕生自修无尽期”——谢觉哉的学习方法

时间:2010-7-29 11:28:19  来源:不详

作为中共“五老”之一,谢觉哉的一生是好学深思的一生。无论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时期,还是在国事繁忙的建设年代;无论是在艰难跋涉的长征途中,还是在延安窑洞的煤油灯下,他坚持读书学习数十年如一日。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毕生自修无尽期”。他积累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挤与钻。人们常说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学习,谢觉哉强调:“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他指出,要“晨思夜读,重新学习”,“应该于业余时间补习,好学”,把琐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他语重心长地说:“因为工作忙而把学习挤掉,这不是一条理由,而是对学习自满的一种表现。工作是无止境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要‘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能’,天天都要在学习中吸收新的养分,才能做得好工作,善于学习才能善于工作。”他说:“将来工作会越来越忙,这是规律。不能因为工作忙而中断学习,那样做是危险的,其结果是生命将会停滞,革命事业将会受到损失。”谢觉哉本人善于“挤与钻”。在青少年时代,他就是善于“挤与钻”、刻苦好学的“书生”,11岁时就读完了五经。那时买书不易,他便到藏书多的人家去借读、借抄。参加革命后,他的求知欲更加强烈。1966年7月他写的“攻书”诗,就体现了这一点:读书如垦地,斩棘铲不平。读书如攻城,坑道要打通。排除其糟粕,缴获其精英。如斯读书者,方可谓之攻。

 

  学习要有恒。学习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谢觉哉多次对人说:“读书要有恒,不是一夜长个长子,而是一点一滴地累上去。”“一个人的学问,一个人的知识,一个人的能力,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一点一滴积蓄起来的。不可能经过一个晚上,第二条早晨爬起来就是很能干的人了。”为做到学习有恒,谢觉哉特别指出,党员干部必须把学习提高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才有巨大动力。他指出,不学不可。因为我们负了革命的重担,人民交给我们以非办好不可的任务。在这方面,谢觉哉自己有切身体会。他回忆说:1931年我到中央苏区毛泽东同志处工作,到的次日,拟一个开会的通知,毛泽东同志全改了,一字不留,加的也不少。我问:“为什么我这样不会写了?”毛泽东同志望了我一阵,只答复两个字:“你学!”“你学”对我启发很大。怎么学呢?一是向人家学,学正面经验,好的;二是向自己学,学反面经验,不好的。通过这件事,谢觉哉认为,要把包括学习在内的任何工作做好并不难,只要能如毛泽东同志说的“你学”。谢觉哉坚持学习成绩显著,诗词文章俱佳,董必武称赞他:“传家绝业诗千首,报国多方笔一枝”,“屡有文章警海内”,“好学深思老不疲”。在晚年患病的几年里,谢觉哉坚持通读了大字版的《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军事文选》等有关资料。他不能久坐看书,就叫家人买了一个装乐谱的铁架子,把书装在架子上,这样可以头靠着椅子,用左手自己翻阅。

 

  “书要读得多”。谢觉哉主张,“书要读得多——累积知识”。 他把学习看成像栽树一样,树的枝叶要繁荣发达,一定要根扎得深。他指出:“学如植树,枝叶扶疏根必固”。同样道理,一个人学的东西广博而深刻,工作起来就会心定神闲、游刃有余。谢觉哉个人读书范围极广,仅从1946年―1948年谢觉哉的日记记载粗略来看,他读的书就有胡善恒著《财务行政论》、俞永修著《刑法总则释义》、郭尔巴托夫著《至死不屈》(塔拉斯一家)、杨绍萱著《中国古代社会新发展纪略》以及《死魂灵》(鲁迅译本)、《鲁迅全集补遗》、《大众哲学》(修改本)、《阅微草堂笔记》等著作。新中国成立以后,谢觉哉虽担任着重要职务,公务繁忙,但仍然手不释卷。他在办公桌上放着马列和毛泽东的理论书籍,在休息室里放着文学书,在床头上放着历史书,甚至在卫生间也放有小说、杂志以备浏览。由此,谢觉哉积累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学用结合。谢觉哉指出,“学习是为着工作,工作增加我们的学习”,主张把学习与工作和实际结合起来。他说,学文化、看文件、看书报是学习,但只是学习的一面;做事、检查事,不论他人做的或自己做的,得出规律和平常学的相印证,是学习的另一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谢觉哉指出,把学习和具体工作隔离开,学习遂成无用、应付,因而也就搞不起来。他在日记中写道:学习方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