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伊通发现清代皇家御围场…
最新热门    
 
盛京围场:打猎如同打仗

时间:2010-7-30 10:09:57  来源:不详
; 清入关后,不忘东北这块“龙兴之地”,把盛京设为陪都。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先后10次到东北巡幸,并多次到盛京围场行围。

 

    皇帝行围过程分为待围、撒围、合围、罢围几个阶段。待围时,八旗官兵在各章京的率领下,按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的次序集结,在统围大臣的指挥下,以黄旗为核心,以白旗、红旗和作为通讯标志的蓝旗分列左右两翼。撒围时,左右两翼的马队分别在左翼官和右翼官的统辖下,以蓝旗为末尾向外撒开并逐渐合拢,直到人和马并齐,严实如铁桶般形成第一道合围圈,再设置第二道合围圈。然后全体前进,再逐渐缩小包围圈,把野兽围到一块没有树木的低地。合围就绪后,全体官兵要摘下帽子把马鞭举起高呼“马而阁”(满语,帽子的意思)做为信号。这时皇帝骑马手执弓箭进入合围圈中,亲自引弓发箭射猎后,再下令御前大臣、侍卫等开始放箭射猎。皇帝射中的猎物,有专门挑选出来善于骑射的侍卫去追获。

 

    行围时,遇到老虎等猛兽是不能随便射杀的,必须奏报皇帝,同时传报诸贝勒。皇帝或策马前去,或委人去猎杀。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在第二次东巡中,行围时挑选出的随侍的弓箭手就有3000多名,其亲手射杀的猛虎有39只之多。皇帝行围完毕后,还要举行“燕赉”,就是对随从行围的王公、将军等赐宴招待、论功行赏。

 

围场打猎如同打仗

 

    盛京围场除供皇帝巡幸时举行临时的行围外,每年都要举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行围,主要是通过围猎活动演练八旗军队,同时捕捉部分贡物。行围作为演练军队的一种方式,像打仗一样制定有严格的法令和纪律,规定“围场随猎官兵等人,有行走不齐,前后杂乱以至呼应不灵者,该管官罚俸一月”。行围时,无论是遇到树丛还是苇塘,都要像上战场一样勇往直前,不许退避,否则就要受到处罚。

 

    行围是真刀真枪的演练,伤亡在所难免。当时规定,对行围中被射死的人,一律“照阵亡例”给予抚恤。对参加行围的八旗官兵“行围采捕贡献,即于比较技勇,分别记注功过”。

 

    由于围场在清代具有的特殊地位,清王朝在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后,修筑柳条边,将围场作为禁中之禁,对围场的管理和保护十分重视。对出柳条边外采参、采蜜的人丁,要由所在地的官厅发给出边执照,上面写明持照人的年龄、相貌及面色,以便核对,还严格规定了出入边门的名称,对进山、出山的路途也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以使他们避开围场所在的地方。对违禁偷猎的人,制定了惩罚的规定:“盛京威远堡南至凤凰城边外,山谷附近围场处所,拿获偷伐木植、偷打鹿只人犯……杖一百,流三千里。”对于看守围场失职的官兵,也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

 

    道光七年(1827年),盛京将军富俊上奏:盛京围场卡官晋海、领催委官锡永保私放民人入围场砍伐树木。为此,道光皇帝下谕将晋海、锡永保革职,在“围场枷号一月示众”。翼长兼左领伊郎阿也连带被罚转为民人并“交部严加议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