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西域余闻:葡萄是如何传
张安福:文化认同与唐代
郑任钊:史部之《大唐西
米兰壁画:揭开西域佛教
郑任钊:史部之《西域闻
3具西域千年干尸亮相北
三具西域千年干尸亮相北
最新热门    
 
西域余闻:葡萄是如何传入中国的?(2)

时间:2010-8-9 11:23:59  来源:不详
玄奘归唐后所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以阿耆尼国(今新疆喀喇沙尔地区)为始,不曾提到高昌国的情况。在言及大唐以西诸国的时候这样写道:


    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 


    往昔的独立小国高昌,在玄奘写这本书的时候,已被纳入唐朝的版图,所以不能把高昌列为外国。或许,玄奘在那里备受礼遇的回忆已凝聚在“故地”这个称谓之中。 


    在唐太宗的攻势之下,高昌被并入大唐,不再是独立国家,国家的机密——酿造葡萄酒的秘方自然也无法保住。 


    以长安为首的中原各地无论如何尝试,都未能酿造出如西域贡品那般美味的葡萄酒,原因在于原料的不同。 


    “马奶子葡萄”,这个品种的葡萄正是葡萄酒必不可少的原料。 


    马奶子葡萄的果实并非圆形,而是一种细长的椭圆形。 


    我于1973年9月访问了高昌故地吐鲁番,并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参观了葡萄园。令我惊奇的是,那里的葡萄大多是细长的品种,颗粒也不大,大约只有常人的小手指的一半大小。 


    导游告诉我:“这是马奶子葡萄。” 


    在当地语言中,圆葡萄叫“由子姆”,椭圆的葡萄叫“萨伊陴”。由此可知,汉语里的“马奶子葡萄”这个名称并非音译。 


    难道是因为它的形状像母马的乳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其圆者名草龙珠,长者名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并未提及名称的来由。 


    西域有喝马奶的习惯。我访问哈萨克族的毡包(可移动的住居帐篷)时,曾接受主人的款待。女主人把马奶盛在洗脸盆那么大的容器里,一边不停地搅拌,一边往我们的茶碗里斟马奶。据说搅拌是为了防止马奶凝固。马奶的味道很像稀释成液状的酸奶,其味略酸,跟葡萄的味道也不能说不像。我在吐鲁番的葡萄园看到的细长葡萄颜色多为黄白色,类似于麝香葡萄。那么,马奶子葡萄的名字是来于形状,还是味道,抑或颜色?动物的乳房大多形状相似,从味道上来说,除了马奶之外,一定还有近似的东西。至于颜色,马奶并不偏黄色。 


    葡萄的名称选用了与马相关的称呼,大概是因为葡萄产地同时也是名马产地的关系吧。葡萄是与汗血马一起被带到东方的。 


    看来汉代传入的并非马奶子葡萄。唐太宗收并高昌之时,才引入马奶子葡萄这个品种,种植于长安的宫苑之中。高昌国的灭亡使得酿造葡萄酒的秘方得以破解,从此在宫廷大量酿造葡萄酒,并赐予群臣。 


    《旧唐书》记载: 


    京师始识其味。 


    除却一部分宠臣能分赐到西域朝贡的葡萄酒之外,此前身在京都的人们都还未曾尝过葡萄酒的滋味。 


    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诗这样吟咏葡萄酒。在京都的酒家就能喝到葡萄酒,这大概是在收并高昌之后,也就是7世纪后的事。虽可称得上普及,但葡萄酒肯定仍比其他酒昂贵。 


    英国波斯学会的杂志《伊朗》于1963年发行了第一期。上面登载了贝希尔·格雷撰写的论文《8世纪至15世纪波斯对中国美术之影响》,开篇有如下记述: 


    亚洲图案设计的两大中心分别是波斯和中国。 


    作者没有把印度列为另一个亚洲图案设计的中心,必有一定的根据。特别是从相互影响与交流的观点来看,中国与波斯的联系似乎更为紧密。 


    格雷认为,人们以往多注重东方对西方的影响,反之则鲜有论述。然而这是着眼于陶瓷得出的看法,我认为从整体来看,则未必如此。在欧洲的学者中,有不少人赞成几乎整个中华文明都起源于西方的论调。日本自明治以来也出现激烈偏向欧洲的倾向,其中一个变形,体现于历史上过度地注重西方文明的潮流。 


    这些姑且不论,葡萄藤蔓花样应当可以作为一个自西向东流的文化象征。在雷纹、云纹、回纹等固有图案之中加入葡萄藤蔓或配有葡萄串的花纹之后,中国人的生活得到了更加华丽的装饰。这种图案传到日本后被称为唐草纹,也许因为中国在这里起到了东西方接力的作用,所以才在名称中用了“唐”这个字眼。 


    葡萄纹样作为一种图案传到了日本,但葡萄本身究竟是何时被带到日本的呢?传说在行基(668-749)创作的那些药师如来像中,部分塑像右手所持的就是葡萄。如果说在行基的时代葡萄已经传到日本的话,很可能是由某个遣唐使带回的。(本文摘自:陈舜臣 著 《西域余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