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丹霞地貌申遗专家的
浙江剑指申遗双刃 世界
申遗别只为票房 出发点
中国再掀“遗产热” 专
申遗目的就是涨价?应该
评:申遗成功门票就涨价
少林寺建筑已经申遗成功
申遗别成为涨价的前奏
申遗成功路更长 文化遗
申遗成功路更长 急功近
最新热门    
 
“申遗”成本判断需要更多视角

时间:2010-8-14 11:04:31  来源:不详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申遗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而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不遗余力:“中国丹霞”申遗牵头的湖南崀山所处的新宁县,为这一次申遗花了4亿多元,而其2008年的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据8月11日广州日报)

从文化的角度看,申遗是否必要本没有争议性,如果一种文化可以走向世界,可以获得世界的认同,那么为何不申遗呢?但问题是,申遗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当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背后是十几亿元的花费时,申遗成本是否昂贵就必然成为公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英国就因为申遗的成本过高,而理性地停止了申遗。

因此,虽然申遗看似文化领域的事情,但是具体到申遗的过程中,申遗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就意味着,在判断申遗成本时必须有经济学的视角。如果投入是有相应回报的,则投入再多也不怕,因为有更多的回报;反之,若投入没有足够回报,则投入再少都是打水漂,因为投入只是付出没有收获。所以,在判断申遗是否必要时,首先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成本与回报的核算,没有这一重理性的把关,就算申遗对于文化研究的意义再大也应该三思而后行。毕竟,文化事大,生活事更大,总不能饿着肚子搞文化吧?

同时,在判断申遗成本时还应该有社会学的视角。投入是否有回报是决定申遗的前提,但即使投入有回报也需要注意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投入是否影响财政的合理分配?投入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花费?申遗成功之后公众利益是否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在申遗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投入没有影响财政的正常分配,不能让戴着申遗大帽子的大工程干扰到社会生活的常态与秩序;也不能以申遗是大手笔,就萝卜快了不洗泥,忽视了一些浪费和腐败的问题;更不能在申遗成功之后就忘了本,把世界文化遗产当成了赢利的硬通货,要求公众付出更多的文化消费成本。 □乾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