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基督教 >> 正文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全国大…
无抵押贷款骗局套路曝光…
中学女排全国夺冠获政府…
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视…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美国浸会合作团契总协调…
中国基督教第四届全国会…
全国各地喜迎新中国60华…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郑…
全国启动推广普通话宣传…
最新热门    
 
唱遍全国响彻世界—基督教著名人士刘良模与国歌

时间:2009-9-30 23:04:16  来源:不详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当我们庆祝这一伟大的民族胜利而奏响国歌时,不能不知道,早在70多年前,我国基督教徒刘良模等就率先教唱和指挥演唱过这首不朽歌曲,并把它逐步唱遍全中国,响彻全世界

  (一)刘良模(1909—1988)是浙江镇海(今宁波)人,少年时就读于上海明强中学,并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后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基督教会学校),1932年毕业,进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工作任学生部干事。刘良模早就耳闻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在上海对我国人民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进入青年会后,他发挥自己的音乐天赋和指挥才能,利用接近青年多的特点,很快便投入宣传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在青年会创办两个歌咏大会,会员上千万,教唱救亡歌曲如“大路歌”、“毕业歌”、“松花江上”等等。这些会员回到各自单位再向更多的群众教唱。1934年夏天,在上海市公共体育场举行的万人歌咏大会,载入了上海人民抗战斗争的光荣历史。1935年3月,田汉在揉皱的香烟纸上写出歌词、聂耳彻夜不眠饱蘸血与火的战斗激情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播出,极大地振奋着四亿五千万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誓死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刘良模先生立即在民众中教唱,并且很快在南京、长沙、武汉、重庆、广州、桂林、西安、太原、青岛、烟台等大江南北、全国十几个城市的民众中传唱起来,大大鼓舞了各族人民抗敌御倭的斗志。1936年8月,刘良模到美国旧金山参加世界基督教青年会议,仍不忘宣传抗日救亡。1937年“七·七”事变中的卢沟桥守将赵登禹、佟麟阁二位将军都是基督徒,他们为国壮烈捐躯,更激发了刘良模爱国爱教的热情。他不仅亲自到战斗第一线冒着敌人的炮火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而且在上海“八·一三”抗战中积极投入救援组织直接为抗日战士服务。1940年,由于日本特务、汉奸和其他力量的逼迫,刘良模不得不离开上海到了美国,在本雪维尼亚大学进修一年后,便周游美国各地,在旅美华侨中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鼓动,教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同时结识了世界著名黑人歌手罗伯逊。罗伯逊很喜爱这首歌,亲自演唱,并把它灌成唱片。就这样,这首中国人民的抗日歌曲,如同法国的马赛曲一样,不仅唱遍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印度、英国等地通过电台广播,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二)1949年8月,中共中央电邀刘良模回国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他毅然回到国内被分配在政协筹备会第六组,参与国歌的征集工作。1949年9月25日,在毛泽东、周恩来召集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等建国的重大问题协商座谈会上,大多问题都有了比较成熟的一致意见和方案,但国歌问题却难以确定。离开国大典只剩六天了,怎么办?画家徐悲鸿站起来提议说:“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怎样?”这一提议马上开阔了人们的思路,引起了广泛议论。梁思成先生首先赞成,说他在美国就听到青年吹口哨都吹这首曲子。刘良模先生紧接着作了无比有力的赞成解释,他说:国歌是一个国家的歌,任何国家的国歌的产生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义勇军进行曲》产生于抗战时期,唤起民众向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保家卫国的英勇斗争。另外,在国际上,这支歌曲也很有地位,美国最有名、最勇敢的黑人歌手罗伯逊就爱唱《义勇军进行曲》,美国国家电台把它当成中国的代表歌曲经常播放。刘良模先生又从音乐专业角度说:按一首歌曲本身讲,它的好坏不靠几位音乐专家评判,而是要广大人民去评判,《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内外人民中获得了一致的赞扬,所以按其本身的音乐价值也应采用作国歌。刘先生一席话,使大家对《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内外影响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一致同意将其作为国歌。1949年9月27日,政协大会通过了国歌议案。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作为国歌,唱遍了全中国,响彻了全世界。

  (三)刘良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后,于1949年底就任全国基督教青年会副总干事,1950年初,与吴耀宗等中国基督教领导人一起进京汇报,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并当面称赞了刘良模《我所认识的美国》一书。之后,刘良模先生与吴耀宗等发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