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宗教要闻 >> 正文
首届“屈原奖”揭晓 旧…
首届“《弟子规》与孝文…
首届“国学杯”业余大奖…
观音寺住持真源法师做《…
山东省将举办首届“非遗…
中国第四届“三国文化周…
首届“澳门学”国际学术…
第四届“全民阅读论坛”…
人生有离合 惜芳泪满衣…
深圳市第五届“3·5”义…
最新热门    
 
第六届“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纪实

时间:2010-6-25 11:59:40  来源:不详

      4月7日至9日,第六届“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西班牙召开,来自亚欧会议28个成员国的外交使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代表约120人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由中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丹麦、芬兰和意大利等15个国家共同倡议发起,西班牙和巴基斯坦为共同主席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作为主办国客人应邀与会,会议以“通过不同信仰与文化间对话加强宗教自由与社会间了解”为主题,分三个主要议题——“宗教自由和人权”、“相互尊重与了解”、“不同信仰与文化间对话的社会桥梁作用”展开讨论,最后通过《马德里声明》。声明强调亚欧各国应通过对话加深不同文化、宗教和信仰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以实现和睦共处和共同繁荣;不同信仰间对话是维护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途径;宗教信仰与表达自由作为基本人权应得到亚欧会议各成员国政府的保护。
  


主唱和谐

      参加第六届“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的我国代表团一行7人,由外交部、国家宗教局和宗教界代表组成,我亚欧会议高官王学贤大使任团长。中国代表团的构成得到了与会各国,特别是欧洲国家的高度赞赏,代表团的欢声笑语与和谐共处更是众人眼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围绕会议主题和议题,中国代表团积极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和谐宗教经验。王学贤团长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先作了题为《实现不同信仰间和谐,维护世界和平》的演讲,向各国代表介绍了中国宗教和谐共处的情况,并分析了中国不同信仰间能和睦相处,不同宗教能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的主要原因。他强调,中国是一个拥有多元宗教信仰的国家。在中国,既有土生土长的道教,也有陆续从国外传入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各种宗教信仰经过长期的吸纳融通,形成了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上在各教之间,在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流血冲突,也从未以宗教名义对外发动过战争。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宗教得到了平稳的发展,并积极服务社会。在中国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宗教界正在为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不同信仰之所以能在中国和睦相处,不同宗教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中华文化以“和”为贵。“和”在中国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次,浸润在中华“和”文化的海洋中,中国各种宗教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资源。第三,中国政府坚持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代表团其他成员在分组讨论的三个工作组中或发表主题演讲,或担任相关主持工作,或积极发言讨论辩论。在“相互尊重与了解”工作组中,肖虹代表作了《由宗教对话到宗教和谐》的演讲,介绍了中国政府和宗教界开展的三个层次对话,即宗教内部的对话、不同宗教间的对话和宗教与社会的对话。在宗教对话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和宗教界进一步提出了宗教和谐新理念。在“宗教自由和人权”工作组中,阿地里江·阿吉克里木代表作了题为《中国伊斯兰教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演讲,向各国代表描绘了在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充分享受信仰自由的中国各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持续开展的中国伊斯兰教工作情况,特别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开展的“解经”工作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获得了多方赞赏。在“不同信仰与文化间对话的社会桥梁作用”工作组中,园慈代表作了《多元宗教之稳定社会的要素》的演讲,介绍了中国佛教以博爱扬善来促进社会和谐的情况,强调各宗教间唯有相互了解和尊重才能有和谐。陈书杰代表出色地主持了“相互尊重与了解”工作组的讨论。

争锋激烈

      虽然参会各方均强调通过对话加强不同信仰间理解的重要性,都认为对话有助于解决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间的分歧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