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没有相关历史故事
最新热门    
 
“谋朝篡位”史:武力夺位者的成功率

时间:2009-8-20 11:37:00  来源:不详
大军,南征北战,才萌生了“取而代”之心……

  有的人一开始便目标明确,聚众兴兵是为了推翻当时的朝廷,直逼皇帝的龙椅,要将其取而代之。东汉的张角、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元朝的刘福通、清朝的洪秀全皆属此类。

  武力夺取帝位者,

成功者少,失败者多。特别是第二类以武力夺取帝位者,成功者更是寥寥无几,自秦以下,真正干上皇帝,并且能坐稳龙椅者,只有刘邦与朱元璋两人。

  在正史中,成功者是“某皇”、“某帝”或“某祖”、“某宗”,成败者则是“叛”,是“贼”,其称号为“僭”,为“伪”。

  但皇帝的头衔,毕竟比一切头衔都要诱人,以武力夺取帝位者,只要觉得时机到来,便要即位称尊,而不管“皇帝”能当多久,龙椅能否坐稳。

  安禄山攻取洛阳之后,即自称“大燕皇帝”。但他的儿子安庆绪不久便将他宰掉,将“大燕皇帝”的头衔夺去。时隔两年,史思明又杀了安庆绪,夺得“大燕皇帝”的头衔。

  黄巢率军攻入长安之后,即改国号为“大齐”,年号为“金统”,行登极礼,部将上尊号日:“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立其妻为皇后。黄巢颇通文墨,以一首咏菊诗传后,他对自己能够赶跑唐僖宗李儇,得以当上皇帝,做了这样的解释:“唐帝知朕起义,改元广明,以文字言之,唐已无天分矣。‘唐’去‘丑’‘口’而安‘黄’(繁体字广为广字头下置一黄

字),天意令黄在唐下,乃黄家日月也。土德生金,予以金王,宜改年为金统。”老黄口口声声把自己的姓挂在嘴上,一心想着让江山改姓,压根没考虑什么建立一个施行新政的政府。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便急吼吼地于武英殿举行了登极仪式。后来吴三桂降清,李自成率军亲征,在山海关外为吴三桂与多尔衮的军队所败,退回北京。他在清军兵临城下,准备撤离北京之前,仍身着皇帝冠冕,列仗受朝,追尊七代皆为帝,立妻高氏为皇后。并命牛金星到南郊行祭天礼,很认真地当了一回皇帝。

  洪秀全更是性急,只是占领南京,距清政府首都还有1000多公里,不知哪天才能将咸丰皇帝赶下龙椅,便急吼吼地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天朝的首都,大造宫室,建龙凤殿,择日登极,即天王位。所谓“天王”,在洪秀全的“天朝”,其权势等同于皇帝。他这么干,也就是不管能否将大清皇帝取而代,先过把皇帝瘾再说。

  武力夺取帝位,必然要掀起大规模的战争。成汤伐夏、周武王伐商,其战争如何残酷,史无详细记载,但《尚书?武成》说牧野之战“出流漂杵”,战场上阵亡将士的血流,使兵器

都漂了起来,足见那一仗打得多么惨烈。武力夺取帝位,是从争夺一城、一地开始的,孟轲先生形容这种争夺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些简单的文字,已足以说明战争的残酷。

  夏商以后,史籍对于战争的记述逐渐详细。以大泽乡暴动为发轫的推翻暴秦的战争,持续了3年,大小战役不计其数,巨鹿大战之后,项羽一次就活埋了投降秦军20万人。此后刘项的争霸战又持续了5年,历经大小战役100余次,秦朝的首都咸阳被刘邦攻占时,项羽有大军40万,后来只剩下10万,于垓下一战全军覆没。从这几个数字,可以大致估汁,亡秦的战争,有数百万人战死,死于战火的民众更不知有多少人。可以说,刘邦是踏着数百万人的尸骨取代秦二世胡亥,登上皇帝宝座的。

  《新唐书》在卷末评述唐朝的灭亡时说:“……天将去唐,诸盗并出,历五姓(五代),兵未尝稍解,至宋然后天下复安。汉之亡也,天下大乱,至晋然后稍定;晋之亡也,天下大乱,至唐然后复安。治少而乱多者,古今之势,盛王业业以求治,可少忽哉!”《新唐书》为宋代欧阳修、宋祁所修,这两位阁下还不能预见到宋代之后的变局,中

国历史上每一次朝代更替,几乎都要“天下大乱”,按照欧阳修的句式继续写下去,便是:宋之亡也,天下大乱;元之亡也,天下大乱;明之亡也,还是天下大乱……而大乱最终都归结到帝位的争夺上来。这种争夺帝位的战争,有的持续几年,有的持续十几年,战火或燃及十数省,或遍及全国,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可以说,凡是用武力夺取帝位的皇帝,都像刘邦一样,是踏着如山的尸骨登上龙椅的。

  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