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揭秘:中韩领土争议的历
看古代全盛时期中国强到
中西比较:胆战心惊的中
历史另一面希特勒曾想帮
让日本鬼子胆寒的中国军
历史解密:宋美龄为什么
中国历史上最天才的君主
死后征服历史万人挖不动
揭开真相:中国七大历史
历史上死得最冤枉的五位
最新热门    
 
中国历史上最具战斗力的十支军队

时间:2009-9-3 12:19:32  来源:不详
袭了突厥的大本营。而安史之乱后的唐军,有郭子仪等人作为唐朝军事力量的代表,在吐蕃、回纥等十几万大军围攻长安时,郭子仪就带了几个人到回纥人的大营中溜达了一趟,充分利用唐军辉煌的革命家史和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回纥人倒头而降,吐蕃人则吓的连夜撤退回了青藏高原。真正的兵不血仞,单骑退敌。唐军是一支以汉人为主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战队,其武功极盛时曾远达里海地区,中唐时期的少数民族名将有哥舒翰,当时的民歌“哥舒夜带刀”就是专门歌颂这位老兄的。让我们想像当时强大的唐骑兵高举着马刀,身体同马背成45度夹角,一路砍杀,打到中亚的壮怀激荡吧,唐军的辉煌属于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

七、蒙古雄兵

我一直认为:把人类冷兵器时代的武力发挥到极致的,不是罗马人,不是唐人,而是亚洲草原上的蒙古人。纵观冷兵器时代,蒙古骑兵不论在个人生存能力还是集团作战优势方面都堪称史上最强骑兵,这与他们擅长使用弓弩有着巨大的关系。一个普通蒙古轻骑兵的主要装备有一张强弓、一个强弩和两个装满箭支(60~80枝箭)的箭囊,外加马刀。强弓是利用角质

和木材外缠绕牛筋所制,满开的话需要至少80公斤的力量。射出的箭能轻易地穿透一头壮牛。这种强弓配上破甲锥后可在近距离有效射穿重骑兵的正面护甲。 蒙古骑兵西征时,使用了一种灵活的运用弓弩的战术。此战术堪称游牧战术的一种完美形式。遇到欧洲骑兵集团冲锋,他们先是在远距离用强弓射杀,以尽可能多地杀伤敌人和破坏对手的阵形。虽然对手是重甲骑兵,百步内蒙古骑兵也能做到一箭致命;等距离靠近再用飞行速度更快的弩箭,然后依靠自己快速的行动再次拉开和对方的距离,接着又是新一轮的箭雨……如此往复,最后等蒙古骑兵挥动马刀开始冲锋的时候,欧洲的骑士已经疲惫不堪所剩无几了。当时的蒙古骑兵经常利用自己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术以很少的部队歼灭敌人大量的部队。蒙古马个头不高大,但耐力却是全世界最好的。当年成吉思汗的大军骑跨蒙古马,所向披靡,横扫欧亚大陆。在成吉思汗的铁流中,每位骑兵拥有数匹蒙古马轮换骑乘,不要一切辎重,席地而卧,刺血而饮,翻越高加索山,神速攻入伏尔加河流域,大败俄罗斯大公的联军,直抵匈牙利边境。但是结合当时各国对蒙古人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蒙古军队的弱点就是不善攻城,当然这一弱点在蒙古人吸收了汉人的军事技术后有所克

服,但在进攻欧洲时仍然表现出蒙古人在攻城时的笨拙。蒙古人善长野战不善长攻城,这也是为什么成吉思汗在每攻下一城时要屠城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多蒙古人的优秀将领是攻城时因为己方战术的笨拙而被敌人杀死的,成吉思汗最喜??古的第四代领导人蒙哥也是在攻打南宋的一座小城时让守城军队打死的,进攻方的最高首脑在攻城时被弱小的守军打死,这在世界战争史上还不多见。而这也和蒙古人不善攻城有关。

八.满州八旗军

满州八旗的陆战能力,在十七世纪的世界而言是一流的,这不仅在于他们赫赫的武功已为历史证明,更在于他们开创的这种崭新的军事制度,适应了当时战争的需要。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修建长城的封建王朝,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民族在对待同为北方游牧民族武功时所表现的自信,实际上终清一代,北方游牧民族也始终未对满族政权构成明显威胁,倒是西北的一些部落偶尔跳那么几下,也很快被摆平。满族人在入关之初就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蒙古问题,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这也是两千年来中原各王朝不能比肩的,强大如汉唐者,尚需血战多年,多少中原男儿埋骨玉门关外,然而胡患依然。也许,对付北

方野蛮的游牧民族满族人确实比汉人更有办法。满州八旗是一个逝去的王朝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最后背影,它我们记住了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民族耀眼的辉煌和苦涩的耻辱。不同的是,辉煌由满州八旗自己享用了,耻辱则分摊给了整个中华民族。因为那样的耻辱,满州八旗真的扛不下来。曾经强大的满州八旗呵,是非功过,留给一千年后的历史去评述吧。


九、二战时期的日军

写下这支军队的名称时,我先强令自己跑卫生间里冲了个冷水澡,我担心满腔的愤恨会让自己失控,以致于做出到大街上痛殴日本人的事情。我想,任何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中国人在提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