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历史上的几次中外军队集
秦皇马俑考古揭秘十大脸
志愿军为什么没有打响神
外蒙古与内蒙古究竟有多
惊暴!内蒙古草原埋藏神
史上几次中外军队集体神
神秘的“V”手势二战时
神秘天象图成“盗墓指南
1500年前的神秘传奇!揭
惊爆!内蒙古草原埋藏神
最新热门    
 
神秘内蒙古骑兵师:辽沈战役曾阻击廖耀湘兵团

时间:2009-11-4 19:28:41  来源:不详
带领全连坚守阵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就这样,二团指战员坚守阵地,顽强拼搏7个小时以上,完成了上级交给的阻击任务后,于中午奉命撤出阵地,转移到大虎山一带继续布防。

  10月24日上午9时,敌人在密集炮火和10余架飞机支援下,以4个师左右的兵力向我黑山、大虎山十纵阵地全线发起进攻。敌精锐部队新六军第二十二师向我侧翼清水泡子和羊圈子方向推进。


  为打击敌人的进攻气焰,骑兵第一师领导当机立断,命令二团三连对敌左侧腹地实施迅猛异常的乘马冲锋,迫使敌新六军第二十二师在我阵地前龟缩约一昼夜,未能前进一步。这一昼夜为我主力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事后得知,敌惊惶失措,草木皆兵,强制老百姓砍伐树木,摘下门板,推出大车,在其阵地前设置障碍,以此防我骑兵部队再次乘马冲锋。

  当夜,我主力八纵自锦州赶到大虎山一线。该纵二十二师接替了骑兵第一师阵地。25日下午,奉十纵命令,骑兵第一师转移到大虎山西北高力板、三家子一带待命,并补充武器弹药,护送伤员,准备执行追歼敌人的新任务。

  内蒙古骑兵部队为东北全境的解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黑山、大虎山阻击敌人的同时,攻克锦州的我主力部队第一、二、七、八、九纵队昼夜兼程东进。敌廖耀湘兵团因正面攻击失败,又发现我主力由两侧逼近,遂于25日开始向营口方向撤退,但遭我独立二师和八纵的阻击,于是又掉头向沈阳突围。但此时我各路主力已纷纷赶到,廖耀湘兵团已完全陷入重围。经10月26日、27日两天激战,至2

8日晨,廖耀湘兵团已被全歼,廖及其以下军、师高级军官大部被生俘。

  骑兵第一师于26日凌晨2时接令进至南北大桥前后十七户一带,接着又进至后大虎山、东边壕,与十纵联络。当得知廖耀湘兵团已被我全面包围、正被围歼的大好消息,第一师即奉命原地待命。次日16时,第一师奉命经厉家车站到黄花甸子追歼残敌。大虎山、黑山、厉家、半拉门一带之敌已尽被歼,只有绕阳河、姜屯方向尚在激战。在纵横七八十里的广阔战场上,到处可见行进的随军担架队,敌军遗弃的火炮、车辆、辎重物资,成群的俘虏。第一师遂于27日命各团独立执行任务。一团进至老达房河口堵击残敌。当时敌约1000人正狼狈渡河,落水溺死者不少,我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师部于28日中午到达满都户北苏家窝棚。29日,东北野战军总部电令各纵队向沈阳、营口、海城、辽阳等地追歼残逃之敌,命骑兵第一师配合九纵渡辽河向营口方向前进。师部原定在24小时内挺进海城,但因大辽河口无桥,更无渡船,从而延误了渡河时间。30日,骑兵第一师奉命排除一切困难渡河,急行军绕至七纵、八纵渡河处之辽中县卡力马河口竞渡,昼夜兼程快速行军,于11月3日到达海城县腾鳌堡。


  骑兵第二师在长春解放之后,奉东北野战军总部急令,向铁岭以北地区开进,阻截敌骑兵旅向北逃窜,力争将敌骑兵歼灭在辽河以北地区。第二师领导立即向部队传达任务和作战意图,迅速向铁岭以北地区搜索前进。各团在搜剿行动中,除骑兵第二十二团夜行军路经阿吉堡子(铁岭西北、靠近辽河北岸)时,发现由铁岭北窜的敌五十三军一一六师的运输营并一举全歼该敌外,未发现敌骑兵。为防止敌骑兵旅漏网逃窜,第二师决定在辽河以南地区继续组织搜捕、搜剿活动。为此,从铁岭以西渡过辽河,将所属4个骑兵团成一线展开,齐头并进,进行搜剿,但依然未发现敌骑兵旅。最后核实,敌骑兵旅早已向辽西地区流窜。第二师向东北野战军总部作了报告。东总命令二师迅速向沈阳疾进,参加解放沈阳的战斗。

  第二师受领参战任务后,以夜行军向沈阳进发。经两个夜晚的急行军,于11月2日拂晓到达沈阳近郊塔湾、北陵地区。此时,沈阳市内和郊区,除铁西工业区有国民党青年军二○七师残部负隅顽抗外,战斗基本结束,市内已恢复平静。当天下午,东北野战军消灭铁西工业区残敌,沈阳获得解放。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计47.2万余人。在这驰名中外的伟大战役的日日夜夜里,内蒙古骑兵师在东北野战军总部指挥下,英勇顽强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役侦察、远距离奔袭、运动防御、坚守阵地、追歼逃敌等各项战斗任务,充分发挥了骑兵兵种的快速、机动、灵活、勇猛、果敢的特点和战斗传统,对东北全境的解放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