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黄河的传说
辉煌的隋唐大运河:一半
镇坪阳溪河的传说
5. 尼罗河的礼物
最新热门    
 
大运河的开凿 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时间:2009-12-17 11:40:54  来源:不详

 大运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水运航道,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全长1794公里,这条人工大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北京五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历时上千年来开凿这条人工长河呢?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许多大河,但除了额尔齐斯河与澜沧江之外,全是由西向东横向流动,没有一条南北纵向的大河,这是由亚洲东部的西高东低的基本地势所决定的。在这些河流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摇篮,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游是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最昌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为活跃的所在。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系,纵向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北不乏富饶之地,黄河以南的东南沿海更是物产

丰富之地,但长期得不到开发,这种地理上的缺陷,造成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我们的祖先明智地觉察到这个问题,从而产生开凿南北纵向的人工河的愿望。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封建统治者为巩固政权,战事频繁,征伐不断,为保证军事行动所需之大量粮草的运输,在水运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年代,沟通南北水运,开凿运河无疑对军事行动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见,大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了当政者便于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权,而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则是最直接的目的。同时,也有着追随帝都的属性。

  大运河的开凿,经历了一个由短到长,由局部到整体,不断完善,不断扩大的上千年的过程。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进行运输的历史。据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征调大批民夫,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叫做“邗沟”。这就是后来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的一段。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相继修建了一些渠道。这些渠道虽然断断续续,却使大运河的开凿,在江南和中原地区初具规模了。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修

凿的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占重要地位,沟通南北水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隋统一中国后,人民得到安定的社会条件从事生产,社会经济逐渐恢复。隋文帝于584年命宇文恺率众重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

  但是,大规模的修造,还是在隋炀帝杨广上台以后。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长江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是为隋大运河。

  隋炀帝在修运河同时,还在两岸筑起御道,种上杨柳树。从长安到江都,沿途建造离宫40多处。此外,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全长25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并把京师、东都、涿郡(幽州)、浚仪(汴州)、

梁郡(宁州)、山阳(楚州)、江都(扬州)、吴郡(苏州)、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缀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它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

  唐朝时,对运河作过一些修整。如于公元742年在三门峡以东,人们在岩石中曾开凿一条渠道,为“天宝河”。

  后来的各个朝代,从维护统治阶级切身利益出发,都继续使用和修筑了大运河。到了13世纪的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移到这里。依然使用隋运河。然而,隋运河就纵贯南北来说,并不很直,而中洛阳偏西,实际上是拐了一个大弯子。这条航线费时费工,运价也高。忽必烈因而意识到,只要开出一条直通南北的河道,就是一条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益的人工长河。

  于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