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古代十大巾帼英雄:花木
看毛泽东对古代历史的评
武则天对男宠溺爱纵容后
盘点中国古代100位名将
古代青楼为何开在考场对
古代最风流的首席娱乐官
古代女子献初夜五大奇俗
谁是中国古代帝王“第一
今话古谈:古代官场的年
古代正史中唯一的女将军
最新热门    
 
古代男宠因何称“面首”?

时间:2010-5-31 12:10:25  来源:不详

在中国古代的史书和演义小说中,经常会出现“面首”一词,那么“面首”又是什么意思呢?


“面首”一词带有鲜明的封建时代烙印,对古代汉语知识稍有了解的人大都明白这个词语是专指男宠。早在《宋书前废帝纪》中就有这样的相关记载:“山阴公主淫恣过度,谓帝曰:‘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惟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为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对此,当代的辞书,比较权威性的解释是这样的:


《辞源》:面首,谓美男子。引申为男妾、男宠。


《辞海》:指强壮姣美的男子。《宋书 臧质传》:“[臧质]纳面首生口,不以送台,免官。”引申为男宠、男妾。


所谓“美男子”,的记载,在《宋书 前废帝纪》中的记述是很明确的。也许是这段史事太过于为人所熟知,所以人们就把长期以来的习惯概念代替了这个词语的本义。史学名著《通鉴》卷一百三十也曾记载此事,其中胡三省的注是这样解释的:“面,

取其貌美;首,取其发美。”史书记载,臧质此人颇为好色,除贪恋女色外,还颇好男色。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北伐,命令他兵发潼关,“质又顾恋嬖妾,弃营单马还城”。南朝的达官显贵,普遍崇尚好男色的风气,甚至在诗文唱和中公然描写。


简单的说,面首就是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面指脸蛋,首指头发,看来古代女性的审美观和现代没有根本区别,她们也喜欢脸蛋出众,头发茂密的男性。面首由来已久,但创造性地确定“面首”这个称谓的,是南北朝时期大名鼎鼎的南朝刘宋的废帝刘子业。他为了照顾到姐姐山阴公主的生理需要,在强奸了山阴公主后,按照每月一天一岗的基本原则,一次性赐给她三十个英俊少年供其享用,并且创新发明了面首这个称谓。李子业有一个姐姐叫刘楚玉(446年?-465年),南朝刘宋山阴公主(后封会稽长公主),是孝武帝刘骏与皇后王宪嫄的第一个孩子。公主自幼就得到父亲的宠爱,后来孝武帝特地选司空何偃之子何戢与之相配。废帝刘子业即位后,改封她为会稽大长公主,时常和她同乘一辇。公主曾经向废帝说:“妾与陛下,男女虽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惟驸马一人,事太不均。”(臣妾与陛下虽说男

女有别,但也出自同一个父亲。然而陛下六宫粉黛上万人,臣妾却只有驸马一个,实在太不公平了。于是废帝便准备了三十个面首(面,是面貌漂亮,首,是头发漂亮,即美男子,后引申为男宠)送给她。从此人们便把这些日夜奋斗在繁殖第一线的男性性从业者称为面首。


无独有偶,享乐不分国界。在国外历史上,以肆无忌惮的大量蓄养面首而闻名遐迩的当数古代埃及的艳后克莉奥帕特拉和近代沙俄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


不过面首这个职业也是有行业准入门坎的。想吃这口软饭,从事这行当,首先要相貌英俊,然后技术要全面,当然体力更要绝伦,最后还需要心胸广阔,对于那些街头巷议,应做到充耳不闻,要坚信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的道理。具备了以上几点后,再适时的加以机缘巧合,便能一展雄风,走上“名首”的辉煌道路,实践并实证美丽也是一种生产力的绝对真理。


正是因为以上条件的限制,历史上的重量级的知名面首并不是很多,非要举例说明一下呢,我想第一个当属秦始皇他娘赵姬的面首嫪毐,这个人的出名之处不在于想发动政

变,而是当街做了自己私处的广告——它能力举车轮!这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明确记载。另外北魏一朝的胡太后手下也有几个超级名首,不过并没什么特别之处。历史上最出名的面首当数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身下的薛怀义、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由此看出一定要傍个强硬靠山的重要性,投入产出比高啊。据说二张比嫪毐还高明。而薛怀义也不是吃素的,争起宠来又是杀人又是放火,最后气的老皇帝武则天亲自下令将其处死。由此看来面首也是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女雇主(老板)杀人灭口。


前不久,在轰动全国的重庆打黑除恶的专项行动中,据媒体报道,落网的重庆文强黑恶势力中的女黑老大谢才萍就曾长期包养了十六个面首(男宠)供其淫乐,比之唐代的女皇武则天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其这样做的动因据说是因为对其曾任重庆市公安局长和司法局长哥哥文强四处蓄养情人和玩弄女明星的嫉妒和对自己财富势力的炫耀。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