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北宋三位球迷皇帝:宋徽
敢与皇帝争妓的作家
唐朝皇帝因丹药丧命至少
历代皇帝短命多因被杀或
皇帝选妃时魔鬼式的身体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南齐皇帝乐于被美足皇后
古罗马皇帝被指沉迷于同
中国古代皇帝并非个个是
中国古代六位嗜食“壮阳
最新热门    
 
草根皇帝朱元璋:父母死后连葬地都没有

时间:2010-8-25 23:53:29  来源:不详

祖父回家了以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朱元璋的父亲,朱元璋的祖父死后就被埋葬在这里。埋葬时,泥土自动壅起,成为坟堆。半年后朱元璋的母亲就怀孕了。杨家墩方圆丈许,至今不生草木,人们都说此墩有天子气。



贴士



泗州有杨家墩,墩下有窝,熙祖尝卧其中。有二道士过,指卧处曰:“若葬此,出天子。”其徒曰:“何也?”曰:“此地气暖。试以枯枝栽之,十日必生叶。”呼熙祖起,曰:“汝闻吾言乎?”熙祖佯聋。乃以枯枝插之去。熙祖候之,十日果生叶。熙祖拔去,另以枯枝插之去。二道士复来,其徒曰:“叶何不生也?”曰:“必此人拔去矣。”熙祖不能隐。道士曰:“但泄气,非长支传矣。”僧曰:“汝有福,殁当葬此,出天子。”熙祖语仁祖,后果得葬。葬后土自壅为坟。半岁后孕太祖。皆言此墩有天子气。仁祖徙凤阳,生于盱眙县灵迹乡。方圆丈许,至今不生草木。



—(明)王文禄《龙兴慈记》



你看,这些传说不是互相矛盾吗?一个是说因为土地庙东移而方圆丈许寸草不生,一个是说

在朱元璋祖父的坟旁方圆丈许寸草不生。这传说的真实性不是令人怀疑吗?



到了万历年间,有一本书叫做《帝乡纪略》,把这些传说都完完整整地描述得非常清楚,而且正式把泗州盱眙说成了是朱元璋的出生地。这些记载一直传到清朝,清朝康熙和光绪年间先后两次编写的《泗州盱眙县志》都有这样的记载。



既然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朱元璋生在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一个说朱元璋生在濠州之钟离,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有这样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谣: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身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是安徽凤阳一带乃至全国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这首民谣所包含的社会意义,我们以后再说。我们先说这首民谣当中的一句话—“自从出了朱皇帝”,这句话明明说朱元璋生在凤阳,清楚无误。为什么古人会把这

两个出生地混淆起来呢?我们还是从历史记载上考察一下,把它弄清楚。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濠州属于安丰路,下辖钟离、定远、怀远三县。濠州在唐朝曾经叫过钟离郡,在元朝叫过临濠府。而泗州则属于怀安路,泗州下辖五县:临淮、虹县、五河、盱眙、天长。所以当时钟离、盱眙两地决不会混淆。但到了明朝,情况发生了变化,钟离先被升为临濠府(吴元年),后又改名凤阳府(洪武七年),而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包括凤阳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五河县、虹县等县,所辖州中就有泗州,下辖盱眙、天长二县。这样,在明朝,无论是濠州之钟离,还是泗州之盱眙,都属于凤阳府。那么,说凤阳出了朱皇帝,无论是在盱眙还是在钟离都没出凤阳府,都没说错。



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朱元璋的出生地呢?我想最好的根据是朱元璋自己的叙述。朱元璋怎么说的呢?前面提到的《皇陵碑》中说:“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意思是说,他父亲五十岁的时候在钟离之东乡,朱元璋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我们只能说,朱元璋对他父亲年龄的记忆可能有误,如果朱五四死时是六十四岁,朱元

璋当时是十七岁的话,那么朱元璋出生时其父朱五四就不是五十岁,而是四十七岁。如果确如朱元璋所说他是生在钟离的话,那么他父亲肯定不是在五十岁时来到钟离。贫穷之家,生计难为,颠沛流离,迁徙不定,记忆有误或许是可能的。但是,既然重六、重七都不是生在盱眙,重八(朱元璋)就更不可能生在盱眙了。我们还是根据朱元璋说的“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来确定他的出生地就是钟离,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



就这样,朱元璋的出生地之谜,我们已经初步破解了。那么,朱元璋出生以后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境遇呢?



既然朱元璋的祖父已经葬在了风水宝地杨家墩,肯定就要降生龙种。可是,这样一个家庭出生的孩子,怎么也看不出龙种的模样。其实,少年时代的朱元璋与一般孩子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些顽皮的恶作剧,难道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帝王之相吗?既然是要做帝王的,怎么又当了和尚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