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中国历史上十大好色文人
白居易晒工资开中国文人
中国十大历史富豪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歌坛偶
中国古代十大幸运帝王
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大使
中国古代心理疗法趣闻
中国古代首位外国籍太监
中国古代女扮男装发展趣
最新热门    
 
中国王朝兴亡周期率

时间:2010-9-18 12:20:10  来源:不详
帝就完了。“其兴也速,其亡也忽”,这是他们横征暴敛、大肆兴作、严刑酷法、大肆奢靡带来的恶劣后果。

  第二个矛盾来自统治阶级内部。新朝建立,尚未稳固,人心尚未完全认同,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尖锐,不仅地方势力反抗新朝,中央内部也有各种势力对抗。

  这里最富有戏剧性的是宋朝,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当的皇帝,按照习惯,他应该传位给他儿子,可是他的弟弟赵匡义有野心,趁着宋太祖生病的机会逼迫赵匡胤,两人吵起来。吵些什么,外边人不知道,躲在外边远远地看,只看见蜡烛影子摇摇晃晃,有人影来回动,听有斧头把儿着地的声音,这就是有名的“烛影斧声”。没多久,宋太宗宣布宋太祖死了,临终嘱托由宋太宗即位,“烛影斧声”千古之谜,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破解,大概是赵匡义搞了一个阴谋,事先有所布置。

  明朝“靖难之役”也是皇位继承问题,明太祖有二十五个儿子,太子死了,只有把皇位传给孙子,这就是建文皇帝。当时他的儿子有很多不服,其中明成祖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双方打了三年,最后南京被攻破,建文皇帝失踪了。另一说法是,建文皇帝当时跑掉,当了和尚,明成祖后来到处追建文皇帝。一个传闻说跟武当山有关,武侠小说里有武当派,武当派的祖师爷张三丰掩护建文皇帝到处逃跑,所以明成祖拼命秘密地去抓张三丰和建文皇帝,这是一个说法。再一个说法是,建文皇帝跑到国外,明成祖到处探访建文皇帝的下落,甚至派郑和七下西洋密访,结果还是没有下落。现在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认为建文皇帝确实没有跑掉,多半死于乱军之中,这

当中的细节跟“烛影斧声”一样,是一个谜。

  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也可以是一个瓶颈,一个狭窄的通道,过得去就好,过不去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整个王朝也被颠覆。像西晋没多久就出现“八王之乱”,打来打去,最后出现农民起义,出现五胡十六国,西晋就灭亡了。

  第三个矛盾是新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矛盾。当新旧王朝更替之际,原先被压制的北方游牧民族骤然趁势而起,南下侵迫新朝,这时新朝视其国力条件而采取不同的对策。比如,西汉初年,国力还不行,比较弱一点,统治还不稳固,所以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是妥协和亲,直到七十年后的汉武帝,国力充盈,才大举进攻匈奴,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唐太宗初即位,对兵临城下的东突厥也是先行谋和,待三年后准备充分了,再全力进攻。明成祖对蒙古则挟常胜之师,大举征讨,五次出塞。但是新朝这些对策必须正确,不然会有亡国之虞。像五代的后晋石重贵率尔抗拒契丹,结果亡国。北宋初年两次攻辽都大败而还,最后订立“澶渊之盟”,奉送大批岁币,摆脱不了屈辱局面。

  面对这些矛盾,如果拒绝接受历史经验,采取不妥当的

办法,将会带来恶果。北宋为了限制和防范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和农民的反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渲染重文轻武、重内轻外,大量养兵养官,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的痼疾,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南宋偏安江左,对南下的金兵一再屈辱求和,统治者仍一味歌舞升平,甚至粉饰太平,无所作为,最后亡于蒙古,以致两宋成为历史上最羸弱的王朝。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