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曾家子孙皆成材 曾国藩
“月光族”曾国藩欠债背
最新热门    
 
曾国藩曾是一个“月光族”

时间:2010-11-02 12:05:11  来源:不详

知白守黑


  最近从《曾国藩家书》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不惑之年官居二品时,还是罗锅上树—钱缺,家庭开支捉襟见肘,月月见底,手头拮据,并且还欠了一屁股的外债,这在“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清代倒是有点另类。这里不妨分析一下欠债背后的真相。


  从《曾国藩家书》中看,他不惑之年时,可以称得上一个名副其实的债奴,就是想回老家看看老母亲,也是因为手头较紧而未成行。道光三十年(1850年)时他40岁,在写给家人的信中称:“余自去岁以来,日日想归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账将近一千,归家途费,又需数百,甚难措办。”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是一分钱急死英雄汉,曾国藩为难之窘情,不堪言表。探一次家就这么难,常回家看看更是南柯一梦。


  那么,他所欠的近千两外债与他的俸禄相比究竟有多大差距呢?这要从清代俸制中寻找答案。当时,文官京员的正俸有俸银和俸米,正俸按品支给,二品官岁俸银155两、禄米77石5斗。如果去掉吃的不说,单从花的看,他6年的岁俸才只有930两,身为正二

品侍郎的他,就是一分钱不花,也要等6年之久才能偿还背负的沉重债务,这对人到中年的他来说,是多么地丢人和难堪。


  虽然他已是礼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左侍郎,可高官并没有给他减压,这些债务依然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可以说,他的不惑之年是在生活窘境中度过的。咸丰二年(1852年)他42岁,得母讣闻,回籍奔丧,他在家书中说:“我出京时,将一切家事,面托毛寄云年伯,均蒙慨许。此时遭此大变,尔往叩求寄云伯筹划一切,必能俯允。现在京寓银钱,分毫无出,家眷回南路费,人口太多,计须四五百金,求寄云年伯张罗。”老母亲去世了,回家吊孝时,口袋里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置办丧事还要求别人帮忙,他似乎已到了砸锅卖铁、举步维艰的地步了。


回家奔丧途中,他在九江耽搁两日,收到江西省城奠金(份子钱)1000两,手握沉甸甸的银子,第一支出欲望就是还债,他拿出300两托人捎回京城还债,剩下700两,以200余两在省城还账,带400余两至家办葬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当时他的脑子里就只剩下两个字:还债。


  不管怎么说,曾国藩身为清朝京城高官而债台高筑,总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到底是什么原因迫使他走到如此无奈的境地?他的俸银到底都花在什么地方了?是挥霍,是被盗,是丢失,还是偷偷给了二奶?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怀疑的人思考。那么,造成他家庭财政出现严重赤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清代的工资发放,始终奉行的是一条低薪养官的原则,清朝文官的正俸标准不算高,如果仅仅依靠正俸,文官的生活不可能达到与其地位相适应的程度。当时也是物价涨得比胡子长得还快,工资涨得比眉毛长得还慢,曾国藩身为朝廷高官,和许多人一样,其薪情与待遇相比,是存在很大的剪刀差的。


  带着一家老小回家一趟就需要四五百两银子,相当于他三年的俸银,这种支出的悬殊,很容易让人想象当时的工资标准是多么地不足为外人道。工资低,薪情差,是他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始根源,这一现象也从清代薪俸制度得到了有力的印证。为了解决官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