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被遗忘的女权:辛亥革命
最新热门    
 
被遗忘的志愿军烈士陵园

时间:2011-04-11 12:28:18  来源:不详
墓碑已经断裂,许多碑文也模糊不清。余法海就用洗衣粉和刷子,洗刷掉碑上的青苔和泥土,并用红油漆刷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把碑文的内容

重新描绘出来。随后,整整用了3天时间,他跪在地上一个墓碑一个墓碑地抄碑文,并发动赤壁市作家协会的文友们来一起抄写。


  一次次寻访,一次次求证。仅烈士名单资料就修订了4次,第一次是按抄录时的墓碑排号进行整理的,后来发现不利于寻找,就改为按省区划分。为了弄清全国行政区域变动情况,余法海买来各省地图册、方志和地名志,对照行政区划分变更归类建档。半个多世纪前刻在墓碑上的同音、近音字也很多,都要一一鉴别。


  142座坟茔,137座上刻有墓碑,涉及21个军、35个师、87个团,志愿军占6成,解放军占3成,公安军占1成,分别来自全国24个省、118个县,其中有一位为台湾花莲县人。


  余法海将查询的情况写成了一份调查报告,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展了“百封信函、千人协查、万里电波、为烈士寻亲”活动。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如愿,寄出的百多封信,有三分之一因“查无此地”被退了回来。


  在家等了好几个月,余法海只收到8位烈士

的亲人寄来催人泪下的诉说。他们的亲人大多并不知烈士牺牲了,有的以为他们当了逃兵,有的以为去了台湾,有的家属不但从没享受过烈士待遇,反而因“误会”受过批斗。余法海心情沉重,觉得这些烈士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不能死,荣誉不能死。余法海坐不住了,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我要抓紧时间,能多找一个就多找一个”。出门寻亲,余法海卖掉了小平房。一路为烈士寻亲下来,包括寄信和外出寻亲的费用,余法海已花掉个人积蓄。
“集结号”与“阵亡通知书”


  2006年的一天,余法海家里来了一位陌生老头,自称叫刘耀,家住河南武刚,64岁。其父刘宜斋1948年入伍,1951年赴朝,随后没了音讯。其叔也是军人,南找北寻没结果,弥留之际交代:娃啊,你爸是军人,我没找到,你要想法找到!刘耀又找了11年,直到收到余法海的信。


  一到湖北羊楼洞,刘耀好像看见了父亲一样,直奔父亲的墓前,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刘耀从小就没见到父亲,现在见到的只是个青石碑,就把脸紧紧贴在青石碑上……生死两世界,亲人以这样一种特殊方式“团聚”。

余法海说,他突然觉得,眼前那片墓碑已不再是一块块冰冷的石头,每一块石碑背后,注定都有一份亲人焦急、漫长的寻找。更何况,他们是为祖国英勇牺牲的人,本该被记入史册被世人铭记。忠骨埋异乡,沉睡半世纪。辽宁籍烈士刘树春的墓位于烈士墓群的第7排第13号。墓碑上记载着:“刘树春,男,辽东省兴城县曹庄区十八家村人,1948年6月入伍,高射炮三团一营二连战士,1952年9月10日牺牲,时年32岁。”


  1954年8月撤消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为此,余法海给“辽宁省兴城市曹庄区十八家村”寄信。可是地址不对,信件被退回来了。余法海想:十八家村会不会在今天的曹庄镇周边呢?于是,他又查阅了资料,在临近曹庄镇的羊安乡找到了一个叫“十八家子”的地方。他终于找到了刘树春烈士的亲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