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历史课堂生成需谨慎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设计之我见

时间:2009-6-17 1:11:22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宋体">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辛亥革命

 

  [中图分类号]1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9005903

 

    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时,一位学生对教材提出了质疑:“既然课本上说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那么为什么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对专制独裁仍旧情有独钟?难道他们缺乏政治头脑,执意无视‘人心’,逆历史潮流而动,自掘坟墓?”学生的疑问的确有几分道理,如何理解“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个观点呢?

 

    不少论著和教材都肯定了这个结论。但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质疑,例如杨鹏程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一文提出:“辛亥革命首倡民主共和。从此,民主共和观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深入人心。”1

 

    将这种有争论的问题,设计成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交给学生去讨论去思考,是很有意义的。笔者建议在设计活动时应该首先列出一些观点,然后从多角度精选取材料供学生探究,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史学思维。

 

    学生的探究活动一般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某种观点或理论,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和答案,用“再发现”的方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2。根据对这一过程的理解,笔者在设计探究活动时首先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站得更高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研究者能够取得成就的心得:前人的成果是研究的基础。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汲取巨人的智慧,最终超越巨人。

 

    其实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又何尝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既要搜集、分析史料,同时也要尽量把有关方面研究的成果“一网打尽”,在此基础上得出新的认识。然而我们平时见到的探究性活动往往缺乏给学生站立的“肩膀”,只是让学生根据几段材料得出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笔者认为在选择材料时必须改变传统的只讲“一面之词”的做法,要兼顾多种史学观点,提供角度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体会历史的复杂。用一两段孤立的材料企图让学生得出对某一个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这不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探究,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简单化对历史的认识也会片面化。长此以往,学生探究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减弱甚至丧失。没有材料无从探究,当然试图要查找到所有与探究问题有关的材料也是幻想,只能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去搜集材料。材料的选择应灵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家庭和当地实际状况(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灵活处理。学生探究历史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判断史料、分析史料,获得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可能像学术研究那样,强调第一手史料,一些史家的论著也可以被筛选拿来使用3

 

    教师在参与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小心求证”,尤其在学生收集、筛选和运用历史材料这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环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适时引导他们思考的方向,逐步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的探究历史的方法。

 

    新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建立开放性和探究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4。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改变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什么?如何探究?如何建立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如何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成果?面临诸多中学历史探究活动可有可无的尴尬现状下5,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我们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针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这一观点,笔者设计了下列一道探究题目:为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之后的民心走向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认识,如果你认为所给材料不充足,可以自己收集材料证结论,把材料和结论写成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内容不限,字数不限,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观点介绍:

 

    1.陈独秀:191110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2.毛泽东:辛亥革命其实并不能说完全失败,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民主共和国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3.熊月之(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都促使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4.朱育和(清华大学校长教学顾问、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晚清以来,袁世凯推崇德国式的富国强兵之路,这与孙中山所追求的美、法式的道路截然不同,可以说,袁世凯的胜利是德国派治国思想在中国的胜利,袁世凯能取代孙中山当上总统以至于后来他又胆敢称帝,都与民初国民对这种德国式治国思想比较同情有关。

 

    材料展示:

 

    1.由于辛亥革命的巨天威力,一时间国内民主空气仍很浓厚。首先,言论、出版是自由的,办报成为时尚,至1913年,全国报纸达500家。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其次结社自由,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仅1912年间,大小各种政府团体就曾出现300多个,其中在民政部立案的22个。

──摘自《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作者:安静波

 

    2.“民国年,曾经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光明的一年,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民主气氛浓郁,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议员选举,城乡轰动。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涌现,工农群众运动也表现出新觉醒的征候”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辛亥革命》

    作者:李时岳

 

    3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感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仍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之原理。”

──摘自《中国现代社会史》

    张静如主编

 

    4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摘自《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作者:丁守和

 

    5.民国初年一共成立了三百多个政党。“政党群兴,党争随起”,其中主要矛盾集中在国民党与进步党之间。党争阵线错综复杂,使许多场合都弥漫着党派敌视的气氛与情绪,甚至发展为暴力冲突和暗杀行为。

──摘自《对辛亥革命影响的冷思考》

    作者:苏全有

 

作者简介:曹凯,男,1 975年生,硕士,广东肇庆人,中学一级教师。

 

注释:

 

①《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15课:辛亥革命)》,岳麓书社出版,2008年第3版,第62页。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岳麓版教材,相对应的内容在人教版则表述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加上“逐渐”两个字,含义差别很大。不过对此观点,仍有学者提出质疑,如本文提到的朱育和等学者。

 

参考文献:

 

[1]鹏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j].历史教学,2001(10)

[2]任印录.历史探究教学研究[f].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3]陈志刚.历史探究教学的特点刍议[m].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

[4]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走进新课程丛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刘玉广,汤瑞华.实践中的历史探究活动课[j].中学历史教学,2008(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