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刘氏主吉”——隋末
论“李氏将兴”———隋
隋末唐初东突厥与中原势
最新热门    
 
隋末“黎阳兵变”的实质

时间:2009-7-24 13:44:12  来源:不详
》载:“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可见,早在北魏时期,杨坚祖先已居于北魏之武川。武川乃北魏对付北方柔然的六镇之一,六镇民风骁勇,胡汉杂居,东、西魏政权赖以建国,北周、隋、唐三朝统治者都出自武川镇。杨坚的先人们已居于武川数代,杨坚的父亲杨忠为宇文泰府兵十二大将军之一,已被赐姓为普六茹氏。即使他们真是弘农杨氏之子孙,亦早胡化,与北方汉姓世族风俗、信仰迥异了。
  我们从双方的婚姻关系也可以看出二者区别。杨坚的父亲杨忠娶妻吕氏出生于济南贫家,“高祖外家吕氏,其族盖微。平齐之后,求访不知所在”。杨广的母亲独孤氏是鲜卑人(《氏族略》第一),本大柱国独孤信的女儿,因此,杨坚、杨广父子出身本不高贵,胡化又很深。杨索家族则不然,杨素妻郑氏,为山东五姓之一,杨素为其子玄纵所娶清河崔氏,乃崔德之女。清河崔氏是山东一等高门,崔镳“清河武城人也……世为著姓”。像其他北方士族一样,杨素十分重视婚姻的门第。当萧琮嫁从父妹于外族人钳耳氏时。时为尚书令的杨素对萧琮说:“公帝王之族,何乃适妹钳耳氏?”对粱武帝子孙萧琮(兰陵萧氏)的“婚宦失类”很是可惜。
  
  二
  
  隋代最著名的思想家莫过于文中子王通,他们是隋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前者是儒学大师,后者是学大师。王通的“河汾学派”被后人认为“开贞观之治”;智顗则创立了汉传佛教第—个宗派“天台宗”。
  然而同是大思想家的王通和智顗入隋后命运却迥异。智顗在隋代受到高度重视。隋文帝下敕书劝他“奖进增伍,固守禁戒……以同朕心”杨广于开皇十年(590)末至扬州,前任孝王杨俊(杨广的弟弟)已与智顗有过交往,杨俊“遣信延屈。(智龋)对使者曰‘虽欲相见,终恐缘差”一。杨俊联系天台宗没有成功便离开扬州。佛教是隋文帝和他的皇后独孤氏共同推崇的宗教。隋文帝生于佛寺之中。长于释尼之手;独孤氏则被王劭称做“妙善菩萨”。杨广在江都时多次去请智顗出山,赐号“智者大师”,执弟子之礼,以国师相待。杨广“受菩萨戒疏”云:“弟子即日种罗睺业,生生世世还生佛家。”嗍罗喉罗是释迦牟尼在俗时与耶输陀罗所生之子,后成阿罗汉果。杨广自比罗喉罗,则把他的父母比做了释迦牟尼和耶输陀罗,这一切都反映了杨坚家庭属于典型的佛教徒世家。
  文中子王通在整个隋代是不得志的,遭到隋朝两代帝王的冷遇,其复兴儒学的志向在隋代统治者面前化为泡影。仁寿三年(603),王通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结果未能见用。王通二入长安在大业初年,这次连炀帝面都没有见到,只得作《东征歌》而归。苏威在南方推行“五教”的失败和王通的遭遇足以证明在关陇贵族执政的隋代,儒学是没有多大市场的。
  杨素是北方汉人世族的典型代表,由于“遗子黄金满篡,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的传统,使其家传儒学得以保存。王通尽管得不到隋代二位君主和公卿大夫的赏识,却与杨紊、杨玄感父子过从甚密。《资治通鉴》载:“杨素甚重之(王通),劝之仕”,当有人在杨素面前讲王通坏话时,“(杨)素待之(王通)如初”。在王通的《中说》中也有很多地方提到杨素、杨玄感父子,《中说·周公第四》载:“杨玄感问孝。子曰:‘始于事亲,终于立身。’问忠,子曰:‘孝立则忠遂矣。’”《中说·王道第一》载:“越公(杨素)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答之以《酒诰》及《洪范》三德。”甚至到了玄感起兵时,仍然欲召这个不得志的大儒,但这时的王通是清醒的,他很可能预见到这场兵变的失败,答书道:“为我谢楚公(玄感),天下崩乱,非至公血诚不能安,苟非其道,无为祸先。”(《中说·天地第二》)杨素父子与王通的交游表明他们有共同的文化信仰。

  儒学在东汉以后,逐渐转为私学,变成北方汉人世族家传之学术。杨坚统一北方后,深知北方士族儒学及礼乐文化之深厚远胜关陇贵族。杨坚要以汉文化的正统继承者自居,必须重用北方士族。《隋书》载:“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