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贾谊关于礼与经济关
圆外方中:柳宗元被贬后
圆外方中柳宗元被贬后的
最新热门    
 
贾谊被贬原因新探

时间:2009-7-24 13:44:19  来源:不详
边患和国家无蓄积;“可为长大息者”主要是说当时礼制混乱,君臣无别。贾谊的目光是敏锐的,他看到了社会潜在的危机。他谈的这些问题虽然存在,但并非如他所说的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特别是其中礼制混乱的问题,更是如此。
  文帝时期是历史上少有的社会安定时期,而贾谊说当时社会危机重重,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贾谊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由于年少幼稚,看问题不准,使他无意地夸大了社会危机的程度;二是他可能有意地效先秦纵横家的夸饰文风,夸大事实,耸人听闻,以引起君主的关注,给自己以大展宏图的机会。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与先秦纵横家的已经大不一样了。战国时代,战争频仍,各国君主都有一种危机四伏、朝不保夕的感觉,耸人听闻的言论更容易撼动其思想;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国家、君主很多,纵横家们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当他们在某个君主面前无法兜售其术时,他们可以转身去寻找另一个君主,如苏秦即是。而贾谊所面对的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和一个圣明的君主,当他的经过“夸饰”过的言论不被君主接受时,他就别无出路了。
  由于贾谊过分夸大了社会危机,使得他的言论很难为文帝全盘接受。先秦人就已经意识到大臣在向君主汇报时要“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而贾谊就有“传其溢言”的嫌疑,因此难以得到君主的信任。
  第二,年轻气盛、急于求成。贾谊认为当时社会危机重重,基于这一认识,他向文帝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汉书·贾谊传》记载: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
  贾谊屡次上书文帝,要求改正朔、服色,定官名,兴礼乐,为解决诸侯王问题,贾谊还专门提出了“未生子而先分家”的推恩法策略:“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马上就把诸侯的土地分为若干块,等他们的子孙出世后再划归于这些子孙名下,目的是尽快削弱诸侯的势力。在短时间内,贾谊骤然提出了众多的改革建议,特别是其中对待诸侯王的“未生子而先分家”的策略,反映出贾谊急于求成的迫切心理,而当时文帝刚即位不久,无论是客观形势还是文帝本人意愿,一时都很难接受和施行这么大规模的改革。可见,贾谊犯了孔子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大忌。
  第三,贾谊的部分主张很幼稚,甚至自相矛盾。从贾谊认为当时社会矛盾重重的错误认识来看,他的思想是比较幼稚、不成熟的,不仅如此,他针对“种种社会危机”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就以他解决匈奴问题的“五饵三表”方案为例,来说明其策略的幼稚。《新书·匈奴》说:
  臣为陛下建三表,设五饵,以此与单于争其民,则下匈奴犹振槁也。夫无道之人,何宜敢捍此其久?陛下肯幸用臣之计,臣且以事势谕天子之信,使匈奴大众之信陛下也。为通言耳,必行而弗易,梦中许人,觉且不背,其信陛下已诺,若日出之灼灼。故闻君一言,虽有微远,其志不疑;仇雠之人,其心不殆,若此则信谕矣。所孤莫不行矣,一表。臣又且以事势谕陛下之爱,令匈奴之自视也,苟胡面而戎状者,其自以为见爱于天子也,犹若子之遌慈母也。若此,则爱谕矣,一表。臣又且谕陛下之好,令胡人之自视也,苟其技之所长与其所工,一可当天子之意。若此则好谕矣,一表。爱人之状,好人之技,仁道也;信为大操,帝义也。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将至。此谓三表。 

  贾谊认为,解决匈奴问题的关键是“与单于争其民”,只要通过对匈奴民众宣传汉天子的诚信、慈爱和爱好匈奴人的技能,以仁义来感化匈奴民众,那么一定会使匈奴民众归附汉朝。这就是贾谊提出的“三表”。再看“五饵”:以华车美服、酒肉美食、好女美乐、高楼大宅、特殊恩宠这五者大肆赏赐匈奴降者,并以此刺激其他未降匈奴人的耳、目、口、腹、心各方面的欲望,从而诱之归降。由此可见,贾谊解决匈奴问题的方针是以德怀之,以利诱之,然而其“五饵三表”的具体措施是不具可行性的。“三表”很难令匈奴人真正信服,而“五饵”则必须要有巨大的财富作支撑,可文帝时国家急于发展经济,不可能腾出这么多财力来招降匈奴。此外,我们注意到,贾谊一方面说国家因为没有蓄积而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却要求文帝花费如此巨大的财力来收买整个匈奴,同时还要进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改服色、兴礼乐等一系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