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方块壮字经久不绝却难成通行文字的原因

时间:2009-7-24 13:44:35  来源:不详
)便创造了适合于标记壮语经诗读音的方块壮字,并在发展中形成为数众多的壮族巫术经书。据梁先生的不完全统计,这些经书主要有《唱三元》、《唱五雷》、《顺知闹海》、《千金万两》、《布伯》、《布洛陀》、《雷王》、《造天地》、《莫一大王》、《白马三娘》、《甘玉》、《冯泗将军》、《唱盘古》、《唱东林》、《祖源歌》、《唱鲁班》、《二十四孝》、《唱引光》、《蟾蜍王》、《唱董永》……而所有这些经书多用方块壮字写成。可见,方块壮字最早是为记录经书而产生的。尔后,方块壮字便成为师公占卜驱邪、主持法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壮族巫术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近,笔者回乡参加几次葬礼,亲眼目睹师公照着经书上的方块壮字念经时“师不离经,经不离字”的情景)。这种使用价值使得方块壮字至今在壮族民间宗教中的地位坚如磐石。由于古壮人喜占卜,信鬼神,好办道场,而师公是占卜驱邪,主持道场的高手,所以师公在壮人的宗教信仰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其形影不离的交际工具——方块壮字也成了壮族人心目中的圣文而被后人学习和借用。这样,方块壮字就超越宗教范围,逐渐通行于牒诉券约、壮歌传授、壮剧创作、楹联碑刻、草医药方、家谱地名等领域,使用价值不断上升。这在壮歌传授方面尤显突出。我们知道,歌圩对唱曾是壮族人求偶择婚的必由之路,但要学会对歌,首先要过方块壮字识字关,因为歌师是通过方块壮字传授壮歌的。可见,方块壮字在成就壮族婚姻大事上价值非同小可。
  千古长兴的使用价值铸成了壮族民间持续使用方块壮字的传统习惯,这种传统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靖西、德保方块壮字在普及汉字教育和推行拼音壮文的今天仍盛行不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
  传统习惯又让方块壮字在壮族民间扎下了根,形成了牢固的群众基础。靖西在报刊上使用方块壮字就标志着那里的壮族群众已经能够熟练地阅读方块壮字文章,同时,也说明那里的群众对方块壮字有深厚的感情。
  综上所述,使用价值是方块壮字得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传统习惯和群众基础是方块壮字流行至今的重要因素。
  
  二、方块壮字未成通行文字的原因
  
  方壮字虽然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但始终未能成为全社会的通行文字,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方块壮字本身的缺点。陆发圆先生认为:方块壮字比汉字还要难写、难读、难记(下简称“三难”)。“三难”本是汉字严重的缺点,而方块壮字大多是用两个以上繁难的汉字组合而成,因此更显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非常难写;此外还有许多字不能见字读音,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认去记,十分难读;同时方块壮字多达上万个,要记下如此繁难且数目惊人的方块字并非易事,一般人对此只能望而却步。

  另外,方块壮字不是超方言文字,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文字形体。例如同样是标记壮语词feiz(火)的字,在靖西、德保等县写成“微火”;在陆边、隆安等县写成“门火?”;在武鸣县写成“微”;在龙州、百色等县则借用汉字“肥”来表示。又如,同样是标记壮语词mboq(泉)的字,平果、上林等县写“沓”;龙州、靖西等县写成“稾”;宁明、武鸣县写成“氵布”。有时候,同一个字在同一个县区内也有不同的写法。例如同样是标记壮语词haeux(米),德保县内就有两种写法,一种写成“餦口人?”,另一种写成“餦叩”。又如,同样标记壮语词goep(蛙),龙州县内也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一种写成“吸”,另一种写成“蛤”。方块壮字的这种严重的方言分歧,必然阻碍文字的统一。
  还有,方块壮字以汉字的读音去记录壮语词的读音难于达到准确性,因为汉语语音和壮语语音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两者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以前者去记录后者,必然有误差,而这种误差则使文字在科学性方面大打折扣。⑦
  其二,汉壮文字在社会地位中的差异。方块壮字是壮族人利用汉字或汉字偏旁,并模仿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创制而成的,因此,要创制方块壮字必须在谙练壮语的条件下首先精通汉字,因为造字者要用汉字来作为创制方块壮字的材料,这就需要造字者具备熟练地把汉字偏旁拆开,然后再按照壮语词的读音和意义把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或把两个汉字合为一体的能力。也就是说,壮族人学习、掌握、通用汉字在先,创制方块壮字在后。覃乃昌先生说过:“历史上,壮族与汉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往就十分密切,壮族地区长期在汉文化圈内生活,使用的是汉字”⑧“壮族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