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最新热门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革

时间:2009-7-24 13:44:44  来源:不详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有其形成、发展与创新的历史演变过程,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进行纵向分析,提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形成,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江泽民和胡锦涛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创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转化超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历史演革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叶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其实质就是要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转化超越。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形成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尽快摆脱国家贫穷落后的状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年战乱而诞生的新中国,要改变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面貌,关键是实现自我发展。强国意识主导着开国领袖们的思想和行为。强国惟一的道路就是实现现代化,赶上人类的现代化步伐。1954年,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草案》中提出了我们“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总目标。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再次号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并且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强国模式和发展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初步形成,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对于共和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毛泽东提出了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发展理念。“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 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党章和宪法中确立了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是当今我们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渊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试图寻找一条更快的发展道路,却陷入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误局。随着大规模建设的展开,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社会上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闹退社等大量矛盾。毛泽东意识到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尽管他做了深入调查,并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提出保持经济社会综合平衡发展,强调农工轻重的平衡发展,强调要处理好若干主要经济关系等发展思想。但基本上走的是传统工业化和苏联计划经济的路子,即将迅速增强国力作为首要任务,片面发展重工业,以粗放发展为主要手段。结果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社会畸形发展。更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致使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判断,试图通过政治运动来解决矛盾,推动社会的大发展,结果却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中,使上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处于半停滞状态。

从整体上看,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形成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发展观,但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发展途径,然而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经济腾飞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3]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也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