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徐光启为什么不续译《几何原本》后九卷?

时间:2009-7-24 13:44:53  来源:不详

摘要:1611年,徐光启在修订完利玛窦留下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手稿之后表示对后面的内容将不再续译。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认为并非是由于《几何原本》前六卷在当时的影响不大,而是:一、当时的环境产生了改变,西方传教士再不能随意向国人传授西方科技;二、同徐光启交往的西方传教士并不谙熟《几何原本》。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使徐光启对于续译失去了机会和信心。
关键词:徐光启,几何原本,九卷,续译

Abstract: Xu Guang qi wrote words to show that he want to stop translating the last nine volumes of Elements in the summer of 1611. I think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one is the policy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in china changed, so that the missionaries could not introduce western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Chinese again; and second is Diego de Pantoja and Sabbathin de Ursis indeed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Elements as well as Matteo Ricci. These conditions let Xu be disappointed deeply.
Key words: Xu Guang qi, Elements, nine volumes, translation

一、引言
  1607年,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在为他与徐光启(1562-1633)合作翻译完成的《几何原本》前六卷的序言中写到:“太史(徐光启)意方锐,欲竟之。”[1]由此可见,徐光启对于《几何原本》的翻译非常热衷,本打算是要翻译完整的。可是,到了1611年夏天,其在偕同庞迪我(Diego de Pantoja,1571-1618)和熊三拔(Sabbathin de Ursis,1575-1620)二人雠订上述内容时却又写下了如下的话:“续成大业,未知何日,未知何人,书以俟焉。”[2]很显,徐光启决意停止翻译后面的九卷了。为什么呢?是当时身体不适?查徐光启行迹,1611年前后未有他生病或体虚卧床的记录。[3]是公务繁忙无暇写作了?可就在上述雠订之后,徐光启还写成了《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和《夜晷图说》四书。[4]究竟什么原因呢?这是个有意义且饶有趣味的问题,未见前人探讨,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下分析。

二、徐光启停止续译并非缘于《几何原本》前六卷的颁行
  1607年,利玛窦拒绝了徐光启的意愿——完整翻译《几何原本》十五卷,但并没有把话说死。在《几何原本》序言中利玛窦说:“余(利玛窦)曰止,请先传此,使同志者习之,果以为用也,而后徐计其余,太史(徐光启)曰然。”[5]是不是《几何原本》前六卷颁行之后果真“无以为用”从而导致徐光启决定就此罢手续译的呢?我们翻阅当时的文献,发现并非如此。1607年8月,徐光启丁父忧回到了上海。在上海期间,1608年其根据利玛窦在翻译《几何原本》时对其的讲述写成了《测量义》一书,然后,其将此书中的内容与我国传统文献中的测量之法进行了比较,又写出了《测量异同》一书。之后,其利用《几何原本》中介绍的西方公理化方法整理了我国传统文献中的勾股知识,于1609年又写出了《勾股义》一书。大体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其还写出了《几何原本杂议》一文。在此文中徐光启说《几何原本》有“四不必”、“四不可得”、“三至”、“三能”,是“金针度去从君用,未把鸳鸯绣于人”,从而对《几何原本》给予了高度赞扬。[6]孙化(1582-1632),上海嘉定人,大抵在这个时间认识了徐光启。他从徐光启那里接触到了《几何原本》,然后认真学习和研究,于1608年左右连续写出了《几何体论》和《几何要法》两书。李之藻(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