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宋美玲,现代中国我最敬
最新热门    
 
宋美龄:历史与神话之间的探寻

时间:2009-7-24 13:45:35  来源:不详

  这一年11月陪同蒋介石到开罗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在7天的活动中,宋美龄确实非常卖力。蒋介石甚至为此特地给她颁发了勋章。不过,在这次会议中,除了肯定中国收复失地的正义要求外,军事上讨论得最多的缅甸之战,经济上蒋氏要求十亿美元贷款,后来都一一落空。

  要比较准确评价宋美龄的这些活动,必须对美国对华政策有所了解。

  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以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三国缔结同盟条约,特别是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为分水岭。在此之前,其要点是:1.世界和平和西方文明的主要威胁在欧洲,主要敌人是希特勒。“大西洋第一,欧洲第一”,既是传统外交政策,又符合当前需要。2.不允许日本进一步扩张,但又要尽量避免与之正面冲突。3.中国是牵制日本的主要力量,虽然蒋介石政府专制、腐败、无能,但目前找不到可以代替的力量。因此,它一方面不肯坚决制裁日本,听任战略物资源源流入日本;另一方面在不激怒日本和不违反美国《中立法》的前提下,尽可能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8年秋到40年秋,美国给了中国总计7000万美元的三笔贷款,1940年11月30日又宣布给中国一亿美元贷款。1941年3月11日,国会通过给有关国家提供大量军事援助的《租借法》后,中国也纳入其中。这一时期争取这些援助的经办者,主要是宋子文等人,私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中国旅行社的创办人陈光甫也起了很大作用。1938年7月,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在巴黎对中国驻法大使顾维钧说:“他认为陈(光甫)是一个正直的和绝对信得过的事业家,对于陈光甫本人,他完全信任。” 他建议中国政府派陈光甫赴美谈判贷款问题。中国政府接受了这个建议,果然一举成功。在这一阶段,笔者阅读过的有关争取美国援助的记录,都没有提及宋美龄。

  珍珠港事件以后,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时它的对华政策有所调整。

  首先是极力扶持中国。1942年年元旦白宫对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说:“可告知蒋先生,我们欢迎中国为四强(美、英、苏、中)之一。”同年10月10日,民国国庆,英美两国都发表声明放弃根据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在华特权(英国有所保留,不放弃香港、九龙)。与此同时,决定给中国提供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提供大量租借物资;加大对陈纳德的美国志愿航空队的支持力度;帮助整编中国陆军,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美式装备师;应蒋介石的要求,推荐拉铁摩尔为蒋的政治顾问;捧蒋介石为盟军中国战区总司令,任命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和在华美军司令;如此等等。

  另一方面,美国又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的独裁专制和腐败非常不满,相应地采取了好些比较强硬的措施。例如,给英国和苏联等国的租借物资,受援国都可自主支配,唯独给中国的由美国政府的代表史迪威控制。又如直截了当要求中国军队打破派系和任人唯亲等腐败现象,甚至要求蒋介石交出中国军队的指挥权,由史迪威统一指挥和整编,使之真正成为战胜日本的主力。

  美国这些政策和措施后面,是它的宏大的战略安排。在当前,它把中国视为在亚洲的最主要盟国,是战胜日本的主要同盟军。战后则希望中国继续充当主要盟国,扶持中国成为亚洲民主、自由的支柱。1941年2月罗斯福的代表居里到重庆考察,他在给总统的报告中写道:“中国现正处于十字路口。它可以发展为一个军事独裁国家,也可以发展为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如果我们明智地发挥我们的影响,我们就可以通过发动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改革朝着后一方向发展……” 这些话清晰地表达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1942-44年间的蒋介石和史迪威之间的矛盾,实质是贯彻这一战略意图过程中美国式的自由、民主、效率和蒋介石的专制、小集团利益和腐败的矛盾。如果按照国民党的调子,简单地把这一事件看作蒋介石及其政府维护国家独立的斗争,那就有美化蒋介石独裁统治之嫌了。这样的认识也无法理解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在坚决支持中国收回东北和台湾、澎湖等地的同时,竟建议战后以中国为主,派兵占领日本。不过,美国政府和史迪威过于天真,对改变蒋介石独裁专制统治的复杂性缺乏认识,因而碰了一个大钉子。后来,美国日益清楚蒋介石政府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罗斯福自己说及中国尚在十七世纪,这样的一个社会要出面担当二十世纪的任务必定力不能继”。 政策也就相应作了调整。

  宋美龄在中美外交上的活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