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最新热门    
 
试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

时间:2009-7-24 13:46:15  来源:不详
纳入自己的认知图式,来保持和加强原有的认知图式,这是主体性的消极、否定方面的作用,其结果就表现为认识的极端主观性。

历史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认识的真实性,追求认识与客观历史的一‘致和符合。从

主观方面来说,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通过发展、强化、完善主体的认知图式来实现。但是,主体认知图式的发展、强化、完善又不单纯在一个自身封闭的系统内凭空臆想,必须以客观历史为蓝本和规范,通过认识活动中主客体间的信息的交流、转换来实现。这便显示了主体性的相对性和有条件性,反映了客体对主体性的制约性。

 

 

综上所述:历史认识的主体性就是历史认识活动巾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它是历史认识主体的特性,是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的基本规定。历史认识不是客体对主体的简单给予,而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积极创造。主体性也是历史认识的基本属性,只要有人的历史认识活动存在,就必然带有主体性的属性,不带有主体性的“纯净”的历史认识活动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表面上看,主体性的探讨似乎会否定认识的反映本质,实际上它否定的是机械、照相式的反映,而旨定了历史认识的本质是创造性反映。创造与反映不仅不矛盾、不排斥,相反,它们统一地构成了历史认识的本质。

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动态势和能动状态,历史认识的主体性贯串于整个历史认识的过程,最后又集中地汇聚到认识的结果中。主体总是按照自己的认识能力,思维形式、内在需要、价值尺度去选择客体和理解客体的。主体性的作用,意味着主体自身性质、状况决定和制约着历史认识活动和历史认识成果的性质和状况。任何一种历史的理论、学说,都不可避免地渗透和凝集了主体的因素和属性,纯而又纯的历史真理是不存在的。主体性的探讨,从表面上看会降低和抛弃对历史认识真理的信念,实际上抛弃的是历史认识真理可以轻易获得的幻想【谢龙主编:《现代哲学观念》,第162页】。

主体性是历史认识论的范畴,是描述主体在历史认识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范畴。主体性的存在并不排斥和否认客体的优先存在。将主体在认识发生中的作用提升到认识本原层次上是错误的。但是,优先存在的历史现象之听以成为我们的认识客体,不只是由于它的客观存在,而在于主体的认识指向,这就显示了主体性的意义。

主体性体现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它又是一个关系性的范畴,主体的主动态势和能动状态都离不开它的承受对象,没有客体就无所谓主体和主体性。因此,主体性不是无条件和无制约性,主体性总是与客体性相对应的,它总是受到来自客体的性质、状况和属性的制约。主体性的探讨,一方面是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肯定和高扬,另一方面是主体对自身能力的限制性的反省和觉醒。忽视了客体性,忽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也会走向片面和引出错误的结论。

此外,从历史认识的本原来说,认识绝对地依赖于外在的对象,历史的客观存在是历史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知道历史是独立于主体外的客观存在,又是认识的结果。认识的结果又是认识的前提,那么如何解释历史认识的起点和终点呢?这是客观主义史学无法解决的矛盾。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史学试图从主体方面来解决这一矛盾。而具体的研究则从阐明“历史事实”概念的内涵入手,一方面肯定认识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批评吁日信历史事实的硬核客观地独立地存在于历史学家的解释之外,这是一种可笑的谬论,然而这也是一种不易根除的谬论”【巴尔格: 《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第144一178页。】。于是,历史事实的范畴在近百年来发生的转变在深度上可与19至20世纪之交自然科学中的物质范畴的命运相比。但是,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史学并没能科学地阐明历史认识的主体性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实证主义史学的矛盾,他们只是调转了起点与终点、前提与结果的秩序。如果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就会发现历史认识活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主体和客体图式的转换过程,当前一认识的结果变为后一认识的前提时,它已由客体的图式转变主体的图式而介入新的认识活动。因此,它既是认识前提,又是认识结果,既是认识终点,又是认识起点,历史认识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一串圆圈”。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