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韩世忠大仪镇之战述评

时间:2009-7-24 13:46:50  来源:不详
          韩世忠一生最出名的是两仗,第一仗是黄天荡之战,一度使完颜兀术(宗弼)相当狼狈,扭转了军望风奔溃的颓势,尽管此战最後仍以韩世忠军失利告终,但其积极意义自不可没。此战使金军将帅领悟到,在江上往返,非同儿戏,可能有灭顶之灾,此後再也不敢贸然渡江。另一仗就是绍兴四年(公1134)的大仪镇之战,依笔者个人之见,“其实不过是伏击金军万夫长聂儿孛堇的前锋部队,杀敌数百的小捷”。i今将此战作详细述评。
 绍兴四年自春至秋,金军与伪齐军先後在川陕与荆襄战场大败于吴玠与岳飞军。金廷不甘心失败,又命左副元帅完颜讹里朵(三太子宗辅)、右副元帅完颜挞懒(昌)和元帅左都监完颜兀术(四太子宗弼)会合伪齐皇子刘麟,于九月率金齐大军进犯淮南。当时南宋在东南有刘光世、韩世忠和张俊三支大军,还有其他军队。刘光世按照他的用兵惯例,自淮西不战而遁。狡猾的张俊嘴上说得好听,其实却决不敢带兵过江交战。唯有“自承州退保镇江府”ii的淮东宣抚使韩世忠,仍决定渡江迎敌,又率军北上隔江的扬州。他利用宋廷所遣使节迷惑金军,然後在大仪镇发起一次伏击战。此战所以出名,主要应是出自韩世忠神道碑的论述,作者为赵雄,《三朝北盟会编》卷217,《琬琰集删存》卷1和《江苏金石志》卷12所载神道碑的文字如下:
  “会朝廷遣魏良臣使虏,至维扬,王置酒送别。杯一再行,流星庚牌沓至,良臣问故,王曰:‘有诏移屯守江,乃撤炊爨班师。’良臣窃自喜,疾驰去。王度良臣已出境,乃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於是六軍大集,北行至大仪,勒精兵為五阵,设伏二十余处,戒闻严鼓之节,则次第起击。良臣至虏,虏果问我师动息,悉如所见以对。兀术号知兵,闻大军仓卒南还,喜甚,与群酋厉兵秣马,直趋江口至大仪五里所。王纵虏骑过吾军之东直北,传小麾,鼓一鸣,伏者四发。吾军旗与虏杂出,虏军乱,我师伍伍迭进,步队各持长斧,斫马足。虏全装陷涂淖,弓刀无所施,王东西麾劲骑四面蹂之,虏太半乞降。馀皆奔溃,追杀数十里。兀术乘千里马以遁。积尸如丘垤,擒其骁将挞孛耶,女真千户长五百馀人,获战马五百馀匹,器械辎重与平山堂齐。军势大振。兀术还泗上,召良臣,诘责其卖已,将斩之,良臣好词以免(中叙解元、成闵等战胜)……江左遂安,故论者以此举为中兴第一。”
 晚出的《宋朝南渡十将传》卷5《韩世忠传》和《宋史》卷364《韩世忠传》都沿袭此碑关於“论者以此举为中兴第一”之说,但加上“武功”两字,增饰为“中兴武功第一”,这是此战出名最重要的文字依据。孙觌所撰韩世忠墓志铭见於《三朝北盟会编》卷218和《鸿庆居士集》卷36,但後者经人篡改文字,今将《三朝北盟会编》所载摘录於下:
  “於是胡马牧淮、楚间,公至天长之大仪,与之遇。金帅孛堇挞也拥铁骑奔突而前。背嵬者人持一长柄巨斧,堵而进,上砍其胸,下捎其马足,百遇百克,人马俱毙。又自出新意,创克敌弓,斗力雄劲,可洞犀象,贯七札,每射铁马,一发应弦而倒。虏大震骇,若有鬼神,捕获千、万人长,得铠甲器械甚众。”
  关于此战的不同记载,如有《三朝北盟会编》卷164载:
  “韩世忠败金人於大仪镇。韩世忠以董?(日攵)军於天长,以解元军於高邮,亲与呼延通率十数骑绰路,去大仪镇十数里,遇金人铁骑二百馀。世忠与通方立马,议所以待之。有三、四十骑直冲世忠,世忠与战,不利。金人有骁将独战世忠,力疲,通自後击虏将。世忠坠马,几被执,通救之。世忠复得马,回顾金人百馀骑。通请世忠据陂坂扼其路,以弓箭当之。世忠得还,奏通之功,乞优异推恩,授武功大夫、吉州刺史。世忠缴其诰命,再奏乞重赏通,以劝将士,遂落官阶(阶官),授吉州刺史。”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1注可知,上引记载乃抄自《中兴遗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1绍兴四年十月记载此战说:
  “淮东宣抚使韩世忠邀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初,奉使魏良臣、王绘在镇江被旨趣行,乃以是月丙戌渡江,丁亥至杨子桥,遇世忠遣使臣督令出界。绘顾良臣曰:‘幸免管押二字,亦是光华。’时朝廷已知承、楚路絶,乃连伪界引伴官牒付良臣等,令赍执,于阻节处照验。又令淮东帅司召募使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