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最新热门    
 
试论 红山文化中“斜口器”的用途、命名及诞生背景

时间:2009-7-24 13:50:13  来源:不详
取。此时,人们在拨进撮取火种过程中,往往会把火炭连柴带灰一起撮进、或拨进斜口器,假若是火塘或火堆正在燃烧时取火,就更有可能在拨进火种时迸出很多正在燃烧的柴炭渣,斜口器开敞如撮的嘴子和伸长的舌头正好吃掉它,这就是斜口器为什么口斜、为什么口敞的原因。
诚然,当人们双手端握着带有一对鸡冠耳的斜口器(有些无耳)将火种运载到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其传接火种时还存在着一个“拨火”过程。不过,这时火种是从斜口器中向未点燃的火塘中拨进,此时的斜口器中不仅仅有火种,而且还有取火时带进来的柴灰渣,如何将有用的火种拨进火塘,将无用的柴灰渣筛选出来,斜口器宽敞的口面就成了拨选火种的“前沿”,也可以称作“簸箕舌头”,这样就为筛选火种带来了方便。筛选火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端起斜口器进行摇簸,或者拿火棍来回拨刨,所以说它是一种获取火种、承载火种、筛选火种的专用工具。不是打扫灰烬用的撮子,不是火盆、不是澄滤器、也不是大水瓢,更不是《吉文》中所描述的,是存放较短棍棒、骨质鱼漂、木质陶拍、纺轮、网坠之类的盛器。正因如此,所以人们在操作使用它的过程中,根本不可能使用大幅度、高强度的动作,一切都是在小心翼翼的情况下进行。若给其定名,笔者认为称其为“火簸箕”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此器不仅有簸箕之形,而且在功能方面行簸箕之实。


 
二、“火簸箕”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背景
 
人类用火已有一百多万年到二百万年以上的历史。目前,在红山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辽宁省朝阳地区所发现的喀左县水泉乡鸽子洞遗址,曾出土距今1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和动物化石、以及打制石器和灰烬层,说明在十万年前,“鸽子洞人”已从事狩猎并用火熟食。距今四、五万年前,朝阳大地上出现的与现代人体特征相似的原始新人——“建平人”,应该说是“鸽子洞人”的后裔,“红山人”应该是“建平人”的后裔。但是“鸽子洞人”所用火种也是来自对自然火种的保存。我们通常所说的“钻木取火”,即便是到了“建平人”生活的年代也未出现。“红山人”的取火水平到底有多高,现在我们无以验证。但从《周礼·司爟》有“更火、变火”,《论语·阳货》有“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记载情形来看,距今五千年前的“红山人”,其取火水平还不可能太高,其保存火种的方法还只能说是“鸽子洞人”的继续。汉代学者马融其所著的《三传异同说》中注“改火”:“《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为什么四季钻木取火,要选择不同的木材,这是古人在长期的取火实践中总结发现的。
相关资料表明:五千年前,红山文化分布的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吉林西北部地域范围之内,所生长的适合做取火材料的常见树种仅有榆、柳、杏三种,也就是说,到每年农历六月(季夏)以后,生活在红山文化区域范围内的原始部落,都要为取火找不到合适的木料而发愁,保留火种就提到了“红山人”的议事日程上来。《周礼》、《论语》所记是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情形,由此推断:“红山人”虽然已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本领,但因季节变化,他们春、夏常用的榆、柳、杏三种取火木料,在秋季以后使用时往往因取火困难、或取不出火来。这时,他们就不得不采用古老的、传统的、保存火种的办法来保存火种。“红山人”每一个聚落里都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公共“火种堆”,这些“火种堆”都有专人看管。每个家庭在做饭、取暖和聚落集体烧窑时都要从公共“火种堆”提取火种,然后才能点燃自家灶膛和集体的陶窑。当然,这也不排除各家之间就近互引火种的可能,“火簸箕”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它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是“红山人”的专利产品。无论从形制设计、还是从实际用途角度讲,它都集中体现了“红山人”的聪明和智慧。
 
三、马蹄形玉箍与“火簸箕”毫无关系
 
《吉文》把红山文化中发现的马蹄形玉箍(《吉文》中称其为“玉箍形器”)与火簸箕进行联系,并把马蹄形玉箍与“火簸箕”二者之间的“斜口”联系起来进行了寓意上的发挥,《吉文》云:“玉箍形器的斜口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它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它受到了斜口器的影响并采用了斜口器的斜口造型。玉箍形器作为沟通天地联系人神的重要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