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
最新热门    
 
口头 ·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

时间:2009-7-24 13:50:19  来源:不详
的教程”,可参见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洛德不仅引入了比较诗学的概念,完成了在不同口头传统之间进行平行类比的研究,还着手建立了口头诗歌的研究范式。

公允地讲,口头程式理论确实是“20世纪里发展起来的少数民俗学理论之一”(邓迪斯语)。它研究口头传统的方法,对相邻学科的启迪作用是巨大的。虽然它擅长的,还不是口头表演本身,而是表演中唱词的文本阐释,这个听起来多少有点讽刺,但正是在这个地方,泄露出了其早期开创者帕里和洛德的学术背景:古典学、语文学和文学。现在回过头来读他们对荷马、对南斯拉夫英雄歌的精妙解析,依然是很大的享受。19世纪德国语文学的成就,在他们手中被发扬光大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后来的学者很长时间里都不愿意在这块领地上耕作。

此后的学术发展,就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看到,在口头程式理论的引领作用下,在1970年,刊物《黄金时代:民族志诗学》(Alcheringa:Ethnopoetics)面世,标志着“民族志诗学”(Ethnopoetics)的兴起。其代表人物为丹尼斯·泰德洛克(Dennis Tedlock)和戴尔·海莫斯(Dell Hymes)。该学派的宗旨是检讨世界范围内文化传统中、尤其是无文字社会文化传统中的诗学。在1986年,民俗学家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刊行了他的“表演理论”(Performance Theory,台湾人类学家李亦园译为“展演理论”)的代表作《故事、表演和事件:口头叙事的语境研究》(Bauman, Richard. Story, Performance, and Event: Contextual Studies of Oral Narrative. Cambridge [Englan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叙事中语境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成为鲍曼着重探讨的话题。在他看来,表演是一种语言使用模式,一种说话的方式,它支配着作为口头传承的语言艺术。在口头性研究上,有两个重要人物应予提及:瓦尔特·翁(Walter Ong)和鲁斯·芬尼根(Ruth Finnegan)。他们两位在口头性方面的研究,连各自代表作的名字都是互相映衬的:翁的书叫《口头性与书面型:语词技术化》(Orality and Literacy: 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New York, Methuen, 1982.)芬尼根的书叫做《书面性与口头性:传通技术研究》(Literacy and Orality: Studies in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Oxford,Blackwell,1988)。作为人类学家,芬尼根的研究结论,更多地来自对非洲口头传统的分析和总结;而翁的探究,看上去更像是文艺哲学的思索。他关于“基于口语思维的表述”的精彩分析,无不令人击节称赏。

“口头传统”的研究,究其实质,不仅是特定信息传播方式的研究,而且是知识哲学的思考。晚近在历史学界有了“口述历史”的学派,在文艺学领域出现了“口头诗学”的新枝,都是传统学术定制的突破。对人类学术和文化遗产的“典律”和成规的深刻反思,也已显现出端倪。譬如,我们一向是用总结自书面文学的美学规则来解析口头文学遗产,但是我们没有注意到,按照阅读规则总结出来的美学原则,并不总是适合那些为了“听”而创作出来的作品。这里决不简单是个接受器官的转移,它连带着产生了规则的转移。我们有时意识到书面语和口语之间有某些差别,但是却往往不了解这些差别的深层缘由。口头传统的即时性、互动性和高度依赖语境的性质,就决定了它的审美属性与某些“听觉”效果联系了起来。比如程式化表达,对于阅读而言往往不忍卒读,但对于聆听,就不仅不是缺憾,还往往构成某种特殊的审美效果。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