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秦币探索

时间:2009-7-24 13:52:56  来源:不详
篆,字形稍长,当属官钱,可能是二世所铸。

  与此基本相合的钱范也有发现。临潼县油王村秦代芷阳遗址手工业作坊区,出土一件铜质半两钱范,主浇道两侧排列半两钱模14枚,钱径2.7厘米。〔38〕在秦始皇陵东2.5公里处,发现秦铸钱作坊遗址,有两件铜质半两钱范:一件内有半两钱模12枚,钱径2.8厘米; 一件内有半两钱模14枚,钱径2.6厘米。〔39 〕钱径均比以前标准钱范显著变小,而与始皇陵T2和鱼池遗址出土的半两钱大小相近。说明此钱范属于秦代晚期遗物,有可能是秦二世"复行钱"后的钱范。

  秦二世即位刚一年就爆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天下大乱,私铸蜂起。于是制作粗劣,穿孔较大,钱径不到2厘米,重不足2克的小半两,亦称"秦榆荚钱"也出现于市场〔40〕。可见一国之货币可以反映国力之盛衰。"复行钱"是秦王朝行将倾覆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敲响了"半两钱"走向衰落的丧钟。秦末货币的严重减重变质,与秦王朝的衰亡是同步的。

  现在我们再解释《平准书》记载秦币的末句:"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是司马迁对秦币轻重大小不一的混乱现象作的概括。"重如其文"是秦始皇统一货币时作过的努力,但没有坚持多久。由于铜原料时有不足,中央铸和委托地方铸的差别,铜范、石范、泥范的不同,铸钱工人技术水平的高低,各个时期官方财政状况的差异,防不胜防的盗铸等等,铜币在多次铸造过程中不断减重是不可避免的流弊。战国末年秦国为支持连年不断的战争,就曾采取通货贬损的办法,使官铸半两钱一再减重,造成市场上货币流通不畅,百姓以及官吏都不愿接受轻钱。因此秦律规定:"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41〕把钱的质量好坏混在一起强令流通,在交易中百姓不准拒用。秦二世"复行钱"是又一次力图使减重钱合法化,致使流通过程中的半两钱大小轻重差异很大。如广衍故城一座秦代墓出土半两钱10枚,只有2枚够半两,即12铢,6枚都在5克左右,约8铢,最轻的1枚只有2.7克,合3铢多。〔42〕四川茂汶县秦末墓,出土有1枚重8.3 克的大型半两钱,但还有不少重不足2克的榆荚钱。〔43 〕同一墓中的陪葬半两钱, 轻重相差4倍多。由此可见其"轻重无常"。

 注:
  〔1〕《简明钱币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页。
  〔2〕《扶风县文物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3〕吴镇烽:《半两钱及其相关的问题》, 《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年版。
  〔4〕《泉币》第2期第44页。
  〔5〕朱活:《古钱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18页。
  〔6〕王献唐:《中国古代货币通考》上册《环币》, 齐鲁书社1979年版。
  〔7〕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版,第306页。
  〔8〕洛阳博物馆:《洛阳战国粮仓试掘纪略》,《文物》1981 年第11期。
  〔9〕罗振玉:《俑庐日札》,东莞容氏铅字本,1934年。
  〔10〕郭沫若:《金文丛考·释共》,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第219页。
  〔11〕陈初生编:《金文常用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5页,第795页。
  〔12〕四川省博物馆等:《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2年第1期。
  〔13〕丘光明:《试论战国衡制》,《中国古代度量衡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84页。
  〔14〕〔15〕吴镇烽:《半两钱及其相关的问题》,《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
  〔16〕秦都咸阳考古队:《咸阳市黄家沟战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
  〔17〕李复华:《四川郫县红光公社出土战国铜器》, 《文物》1976年第10期。
  〔18〕四川省博物馆:《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1960年版。
  〔19〕项春松:《内蒙古赤峰地区发掘的钱币》,《考古》1984年第2期。
  〔20〕陈尊祥、路远:《首帕张堡窖藏秦钱清理报告》,《中国钱币》1987年第3期。
  〔21〕《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252页。
  〔22〕裘锡圭:《战国货币考》,《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2 期。
  〔23〕何琳仪:《三孔布币考》,《中国钱币》1993年第4期。
  〔24〕黄盛璋:《新发现的"屯氏"三孔布与相关问题发覆》,《中国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