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文明形态史观的兴衰——
最新热门    
 
汤因比“黄河文明起源说”乃想当然——试论中华文明为什么选择黄河而不选长

时间:2009-7-24 13:53:58  来源:不详
国学者斯蒂芬·F·梅森在其所著《自然科学史》中曾探讨过文明的起因。他说,“旧石器时代的人发明了形形色色的工具,新石器时代的人则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即定居的农业生产方式,时间也许最近也要在公前6000年。石器时代的农业生产很快就消耗掉土壤的肥力,这个因素好象限制了多数新石器时代村社的规模和稳固性。在印度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流域,这种限制就比较小些,因为河水一年一度的天然泛滥带来一层肥沃的新淤泥。在这些流域就有比较多的定居村社繁荣起来,他们排干沼泽,灌溉荒芜的土地,使固定耕作的面积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村社——乡镇——城市,与此同时,由僧侣祭司统治的管理体制也发展起来,组织人们生活上的各种复杂活动。这样在公元前3000年的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就出现了最早的一些城市文明。”

相对于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模式,梅森的这一说法尽管朴素,却更为接近事实,这是因为,文明脱胎于新石器时代的结论,到了今天早已成为常识,而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诸多发现对这一说法也提供了支持。

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夏鼐先生已基本揭开了“黄河文明”起源的面纱,下面不妨引用一下这位中国现代考古学先驱的一些说法。

“在中国大地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经公开发表的约有七千余处,经正式发掘的也在百处以上。这些发现所提供的大量新资料已经使各地的原始文化的面貌日益明确。尤其是由于碳十四测定年代法的采用,使不同地区的各种新石器文化有了时间关系的框架。”

“最引人注意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叶所发现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即分布在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它比仰韶文化为早,约在公元前6000年到5700年。当时主要的农作物是粟类,并且已知道驯养猪和狗,可能还有家鸡。住宅是半地穴式,屋旁还有储藏粮食的窖穴。……如果沿着这一线索向上追溯,或可找到中国农业的起源。”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半坡遗址的年代是公元前5000—4500年,稍晚于磁山·裴李岗文化。就文化内涵而言,两者似有承继关系,不过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最重要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发现。它的年代与北方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早期(半坡)同时,或许开始稍早。当时在这一带气候比较温暖潮湿,居住点的周围环境是分布有大小湖沼的草原灌木地带。河姆渡文化的居住房屋是木结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这是远东及南亚各国主要粮食水稻从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最早的实物标本,年代约在公元前5000年。”“从前我们认为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2250年)是我们所知道的长江下游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并且认为良渚文化是龙山文化向南传播后的一个变种。实则这里是中国早期文化发展的另一种中心,有它自己独立发展的过程。”

行文至此,似可得出如下结论:在文明的前夜,与黄河流域一样,长江流域也存在着一个文化发展的中心,同样是中国原始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

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属于旱作文化区域,其显著特点就是大部分地区分布有黄土及黄土状土。由于黄土的风成起因,土壤结构均匀、松散,具有良好的保水与供水性能,而且土壤中蕴含较高的自然肥力。虽然黄土地带年降水量较少,但雨水集中在夏季,有利于耐旱作物的生长。现代科学表明,由于受水热、土壤、地形条件控制,在当时的黄河流域,野生植物经人工驯化后成为栽培植物的只能是粟。粟宜于黄土地带生长,成熟期短且易于保存,粟类作物至今仍在黄河流域大量种植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以“磁山文化”的考古学结论为例。

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镇,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处,范围有8万平方米,是古代先民聚居的一个村落,碳十四测定的结果表明其年代在公元前5800年左右。在这里发现的灰坑多达数百个,数量最多的是平面作长方形的。这类灰坑,多半是贮存粮食的窖穴,深1—2米,最深的达5米以上。在其中的80个这类坑中发现了腐朽的粮食堆积,厚度在0.3—2米不等。鉴定结果这些粮食属于耐旱的粟类作物。据专业人员估计,残存的粮食以十余万斤计,说明当时农业生产的规模已经很可观,农业已经在当时居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正是这种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保障了人们的定居生活。

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主要的差异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