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从灵井遗址看中原地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

时间:2009-7-24 13:54:12  来源:不详

    大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批史前学者注意到了本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问题,不久,所里原则上将此列为重要学术课题,其背景是河南有距今八千年以上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在舞阳大岗和许昌灵井都似有叠层的线索,曾设想:若像老一辈考古学者当年在安阳后岗首次发现商文化、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3种文化堆积上下依次叠压的“三叠层”那样幸运的话,探讨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何以是难事?尤其是近年张居中先生发现舞阳大岗细石器并约我一道进行初步研究以后,笔者曾有过一段时间的乐观,但2005年许昌灵井遗址首次发掘以来,这一问题又变得扑朔迷离,现将近期粗浅认识及思路框架列出进行讨论。


本区“中石器时代”有没有

 
    按《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第476页~477页)的解释,中石器时代“其地质时代已进入全新世,属于冰后期。此时欧亚大陆的气候转暖,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显著不同。人类依然过着采集渔猎生活,使用打制或琢制石器,但磨制石器还没有出现”。“中国的中石器文化发现不多,如沙苑文化和灵井文化也都以细石器为特征……中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距今1万年前后。”上面提到了灵井文化。灵井遗址是周国兴先生于1965年发现,经采集标本和初步整理报道而使考古界所熟知的。这次经采集共发现石制品1353件,石英居多,燧石次之,其中有少量典型细石器,材料1974年发表后,引起史前考古学界关注。这批材料固然重要,但无地层关系,周先生曾多次呼吁对此进行考古发掘。但遗址所在地有大面积的积水,原始地层不露,又有泉水不停歇地喷涌,使发掘无下手。2005年4月一个偶然的因素,附近一家煤矿透水,灵井积水循泉眼回流,一夜干涸,原始地层出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许昌市文物部门,于6月11日正式发掘。至12月底,共发掘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含大量骨器)近5000件。
 
    整个灵井遗址的剖面为中原地区文化遗址分布最完整的剖面,在这一区域内,从旧石器晚期至汉时代均有文化遗存分布。在地层中,发育一稳定的钙板层。该层以上为新石器至汉代文化层,以下含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石制品同灭绝动物如最后鬣狗(crocuta ultima)和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共生,其时代可初步判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值得一提的是,在钙板层以上和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之间有厚约0.55米的粉砂层,质地纯净,不含任何文化遗物,是新、旧石器之间的间隔层。钙板层在较大范围内均有分布,由东南向西北有增厚趋势。该钙板层的成因,可能是全新世气候转暖,地下水和地表水循地势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套物质在近源区为厚达数米的灰白色岩石风化壳物质。从上所述,钙板层可作为更新世(Q3)和全新世(Q4)的界面来认识,该层应和大岗含细石器文化遗物的黑垆土属同期异相沉积物。大岗细石器遗址在灵井向南约40公里,细石器出土于文化层第四层,岩相为一厚约1米的黑垆土,其时代同灵井钙板应同期,文化层叠压在贾湖遗址第3期文化之下,这里虽有典型细石器,但研究者认为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较晚阶段。
 
    综上所述,中原地区至今尚未找到可确认的中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对灵井文化遗物的新认识

 
    经过2005年近7个月的考古发掘,对灵井文化石制品已有较肤浅的认识,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石器工业以较小的白色脉石英砾石和较大的各色石英岩为原料,石料一部分可能来源于遗址西北丘岗地区上砾石层,一部分来源于西北距遗址约7公里的古河道沙砾层。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和断块等,脉石英石料以小型为主,石英岩石料以大中型为主。少量石片和石器有使用痕迹,使用痕迹和大量废料表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