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从灵井遗址看中原地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

时间:2009-7-24 13:54:12  来源:不详
之间大约有2000年的文化缺环。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贾湖先民登上这块土地,没有首先选择大岗作自己的居住营地或称活动中心,只是到了贾湖文化晚期才来开发大岗,于是形成了大岗地点第3层文化。这种情况,可能反映猎人文化同早期农业文化在环境要求上的差异。


 
    在法国南部,以马格德林文化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狩猎者,随着更新世最后冰盖的消融,追随他们的猎物向北迁移,而自西亚进来的农业文化这时尚未遍及欧洲,某些地区在文化上也存在着“间隔”。后来发现一些小型的几何形细石器,因不同于旧石器时代文化,也不同于新石器农业文化,这个阶段,后被称为“中石器时代”。
 
    对于更新世和全新世的年龄分界,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河北平原区全新世最下层的14C年龄为距今1万年,近年工作较多的东胡林人遗址的年代也大体与此相当,同旧石器文化在本区消失的年代相近。
 
    细石器和脉石英小石器在华北平原中南部消失后,而本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如磁山、裴李岗、后李以及西边的老官台等,加上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诸类型,14C年龄多未超过距今8500年,其新石器早期同本区域旧石器晚期之间的缺环是明显存在的。其缺环可以理解为猎人文化在新石器文化到来或崛起之间的空挡,不过欧洲有适应新环境而所谓的“中石器时代”,而中国华北则缺如。在新、旧石器过渡上不同地区应有差别,如华南曾被认为有过渡期存在,华北平原北部以东胡林人遗址为代表的大于或接近距今1万年的遗址存在等,应为不同气候环境模式的反映。
 
    华北平原地区主要包括中原地区目前未发现像欧洲处“间隔”阶段的“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早期新石器文化一登场,就给人一种相当成熟和发达的印象,早期新石器文化到来之迅速,让考古者多少有点不适应,于是拙文在此提出传播因素的见解:大概与猎人文化北迁的同时,华南的早期新石器循着旧石器时代南方主工业砾石文化向北推进的路线,向北扩展,经洞庭湖地区、长江流域、江淮地区、进而扩展到中原腹地,之后北进东扩西传,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南部这一广褒地区,或直接发展成本地早期新石器文化,或同当地大约同期形成的早期新石器文化汇合,发展成今天看到的具有各自特点的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面貌,农业经济也以往日从未有过的速度在沃土上迅猛发展。
 
    以细石器为代表的晚期旧石器文化从华北平原消退以后,在北方荒漠草原和东北得益于优质燧石和黑曜石石料,得到空前发展。西拉木伦河流域、河套地区、呼伦贝尔草原、松嫩平原等发现大量细石器遗存。细石器和陶片、磨制石器等共存,是这一辽阔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色。在细石器中,凹底石镞等新工具增多,大石核、长石叶等类型达到空前的高质量。同时,细石器同农业工具混合使用,互为补充,使之成为亦农亦猎的经济形态,这种模式可能影响到俄罗斯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
 
    在华北地许多地方新石器遗址中,打制石器仍相当多,有些发展成相当大的规模,打制、磨制相结合,创造诸多定型的农业生产工具,细石器也并因此而未全部消失,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仰韶、龙山文化及青铜时代遗址中仍有细石器的残余,但已是风光不在了。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