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嵇康的道教神仙信仰
最新热门    
 
神仙家渊源考

时间:2009-7-24 13:54:13  来源:不详
鹤髓、毒冒、犀玉二十余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也。”即以鹤髓、玳瑁等的汁渍种后再按五行的色、方位播种,认为这样种出的就是仙谷。“化形五仓”据颜师古注引李奇曰:“思身中有五色,腹中有五仓神,五色存则不死,五仓存则不饥”,是早期的内丹术,这些都有五行说的影响。神仙家吸收了这一既包含科学,又混杂迷信的模式探索自然,这为它打上了此前所没有的时代烙印。  

至此,本文对神仙家渊源的考察已大略完成。它最初是人们的想象,在道家精气概念产生后,原先在王官中的数术、医学等知识都成为方士们探寻不死的手段。因为思维的荒诞,技艺的原始,杂祀、巫术也充斥其中。但服食养气的产生使它有别于原先以诊病为主要目的的医学(经方之学);炼丹的产生则揭开了古老化学发端的序幕;五行的渗入使巫术变得逐渐精致复杂,这些都是它不同于其王官学术渊源的部分。也正是这些内容,在往后的发展中由涓涓细流逐渐汇合,再壮大成洪流,最终形成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  

注释:

[1] 参见顾颉刚《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安居香山《纬书与中国古代神秘思想》田人隆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目前学术界有的将之称为“方仙道”,并认为它是道教孕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见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本)第一卷第7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2] 冯友兰《再论〈楚辞〉中的哲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编《中国哲学史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3] 《晏子春秋》“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记齐景公对古人不死的向往。又《山海经·大荒南经》:“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海外南经》:“不死民在其(三苗国)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4] 金春峰认为,《老子》的思想包含着两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或者象庄子一样,由强调人和自然的对立而完全否定社会的意义,极端蔑视、鄙弃社会的一切而发展为出世主义……,或者面向政治和社会,由否定文化、道德、教育的作用与价值,而全力倾注于成败、祸福、得失的研究,发展出一套和儒家相对立的社会、政治、军事思想。”见其《汉代思想史》第2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5]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6]《庄子·知北游》“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是说古人神达到“化”的地步,而今人只追求“形”的享受和提升(化)。

[7] “化”是庄子哲学的重要概念,学界多有研究。《庄子》多处提到“化”。《齐物论》以庄生梦蝶的寓言说“物化”,《在宥》:“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是指超然于万物形体之上的境界。

[8]《汉书·郊祀志》。

[9]公孙卿曾在嵩山、   氏、东莱等地候神,并劝武帝起建章宫,立神明台,起飞廉、桂馆候神,均见《汉书·郊祀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