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略論表狀箋啓書儀文集與晚唐五代政治

时间:2009-7-24 13:55:35  来源:不详
超以一本舊族,思偶風雲。每遇飛章,言僞而辯。蜀先主愛之,以二王書題表稿示長樂公(馮涓),公乃致書迎謝,倍加讚賞。......王超後爲興元留後,遇害,有《鳳鳴集》三十卷行於世。後又有名石欽若者,體效其筆,爲劉知俊判官。......王超全集三十卷,今只見三卷,聞於盧卿宏也。”所說即是王超文集爲人模仿流傳的情況。由此可見時人對表箋文章的看重及欣賞、仿效實乃促進了此類文集的産生。而晚唐五代的箋奏、表狀文集顯然是大量的。筆者從《新唐書》卷六○《藝文志》及其它史籍中鈎稽的這類文集(詳前揭文),相信只是當時的一小部分,但從中已可窺見規模。且從作者的情況亦可證實,此類專集自中唐至五代,製作數量的確是在不斷增加,而這與我們上面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正像朋友書儀、吉凶書儀興起、盛行于六朝及唐前期一樣,曾經出現在漢魏南北朝的表狀箋啓類文集也重新興盛于晚唐五代,並進一步發展爲藩鎮地方所須的公式文書儀。各時代有着不同的需要及關注焦點,也便有着不同形式內容的書儀和民俗禮書。但是所有新形式的産生都在追隨着時代大變動的脈搏,唐代從重“王言之制”到重“燕許刀尺”也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看,書儀所反映的就不僅是時尚和文體,也代表着社會政治生活總體變化下的一種新文化。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上來思考,那麽對於此種書儀文集的製作也就絕不可以等閒視之了。

[1]見《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論集》第一輯,中華書局,1982年;第四輯,北京大學,1987。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
[2]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4]《文史》第56輯,2001年。
[5]《舊唐書》卷八二《李義府傳》,2766頁。
[6]《舊唐書》卷九四《李嶠傳》,中華標點本2992頁。
[7]《舊唐書》卷九七《張說傳》,3057頁。
[8]《舊唐書》卷九九張九齡等傳末“史臣曰”,3107頁。
[9]《舊唐書》卷一九○中《文苑中》,5037頁。
[10]同⑤,5033頁。
[11]同⑤,5044頁。
[12]《舊唐書》卷六六《房玄齡傳》,2460頁。
[13]《舊唐書》卷七三《薛收傳》,2587—2588頁。
[14]《新唐書》卷二○一《文藝上》,5739頁。
[15]《舊唐書》卷一九○上《文苑上》,5006—5007頁,《新唐書》卷二○一《文藝上》,5742頁。
[16]參見《全唐文》卷二一一、卷二一二,中華標點本2135、2147、2148頁。
[17]見《張曲江文集》卷一四,四部叢刊本。內如《賀北庭解圍仍有殺獲狀》稱:“又蓋嘉運奏,北庭解圍,仍有殺獲”云云。《賀破突厥狀》亦稱“右,張守珪表奏,突厥四萬騎,前月二十五日至能訖離山。契丹泥禮等前後斬獲俘馘,數逾十萬”等,均爲戰報之詞。
[18]參見《新唐書》卷六○《藝文志》,《宋史》卷二○八、二○九《藝文志》,並拙文《敦煌表狀箋啓書儀探源》。
[19]此文《唐摭言》卷六作崔顥撰《齊秀才書》,但文中稱“況孝若相門子弟”。按據《新唐書》卷七五下《宰相世系表》(3384—3386頁)齊氏宰相唯齊抗、齊映,均相德宗,餘外門無閥閱;又據《舊唐書》卷一九○下《文苑下》,崔顥“天寶十三年卒”(5050頁),是不當有此語,故暫從《全唐文》。
[20]《文選》卷四二魏文帝《與吳質書》,《六臣注文選》下冊,中華書局,787頁。
[21]參見拙文《關於S.078V和S.1725V兩件敦煌寫本書儀的一些看法》,《孫修身紀念論集》,敦煌研究院編,2001年。
[22]趙昇《朝野類要》卷二,並參袁剛《唐代的翰林學士》,《文史》三三輯,101—105頁。
[23]《資治通鑒》卷二二九興元元年(784),7392頁。
[24]見《唐語林》卷三(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104—105頁),記宣宗封舅鄭光妾爲夫人,不受,表有“白屋同愁,已失鳳鳴之侶;朱門自樂,難容烏合之人”語。後宣宗知爲判官田詢所作,遂有此語。周勳初《唐語林校正》作“便好與翰林一官”。
[25]按據《舊唐書》卷一二六《李揆傳》(《新唐書》卷一五○本傳略同)稱:“開元末,舉進士,補陳留尉,獻書闕下,詔中書試文章,擢拜右拾遺。改右補闕、起居郎,知宗子表疏。遷司勳員外郎、考功郎中,並知制誥。扈從劍南拜中書舍人。乾元初,兼禮部侍郎……遷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修國史。”又據《太平廣記》卷一五○《李揆》(出《前定錄》)謂李揆以書判不中第,補汴州陳留尉,後代採訪使倪若水進京奏事。適遇上尊號,因謁宗正李璆而代寫表三通,爲玄宗所知,乃下詔召揆。“.既見,乃宣命宰臣試文詞。時陳黃門爲題目三篇,其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