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试论秦骑兵的渊源、发展及其特点 |
|
时间:2009-7-24 13:57:25 来源:不详
|
|
|
为严格,凡上交车骑部队的军马,均须身高“五尺八寸以上”[28],奔驰羁系要得心应手,驮乘跋涉要有耐力,否则主管官吏被视为训练调教不力,要受处罚,而且在军马考核中,成绩落后,主管官吏也要受罚,甚至革职。秦俑坑出土的骑兵鞍马俑,对于研究秦国骑兵特点无疑是珍贵资料。 总之,秦入关中前,地处西北与戎狄杂居,善于养马、御马,与戎狄的战争一直未断。秦入关中后,同戎狄的战争更加激烈,这就为秦首先在中原地区产生骑兵产生了必要条件。战国时期,由于统一战争需要,秦大力发展骑兵部队也是必然的。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骑兵建设和作战经验,为汉强大骑兵部队的产生提供了准备条件。
[1][20][26]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2][18]《咸阳石油钢绳厂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5期。 [3]《由咸阳骑马俑说起战国秦骑兵》,《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5期。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 [5]W.m.cgovem,The Early Empires of Cantral Asia,纽约,1939。 [6]转引自董说《七国考·赵兵制》。 [7]见唐善纯、刘镜华:《释黄帝》,《文史知识》1986年第9期。 [8]见黄文弼:《论匈奴族之起源》,载云南民族研究所编的《民族学报》,1983年第6期。 [9]见谢生保:《敦煌壁画中射箭运动发展的四种形态》,《丝绸之路》1998年学术版。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11]田广金:《鄂尔多斯青铜器拾零》,《鄂尔多斯文物考古集》。 [12]罗丰等:《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0年第5期。 [13]《淮南子·原道训》。 [14] [27]《汉书·晁错传》。 [16]于吾省:《殷代的交通和驿传制度》,《东北人民大学社会科学报》1955年第2期。 [16]《吕氏春秋·不苟》。 [17]《盐铁论·未通》。 [19]《史记·白起传》。 [21]《史记·李斯列传》。 [22]《史记·张仪列传》。 [23]《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司空律》。 [24]《史记·留侯世家》。 [25]见缪文远:《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考》,《历史论丛》第2辑;孙继良、郝良真《试论战国赵文化构成的二重性》,《河北学刊》1988年第2期。 [28]《云梦秦简·秦律杂抄》。
上一页 [1] [2] [3] [4] [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