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唐风宋雨:历史专业绿色
最新热门    
 
唐风宋雨:高考题集锦1

时间:2009-10-18 17:30:41  来源:唐风宋雨
 

世界史下册第4——6章近几年高考题集锦(阅读版)

转自历史课程网(hist.cersp.com)“唐风宋雨”老师的历史博客

 

 

一.选择题

1.(01春季29)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己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2.(01春季30)20世纪60、70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A.面临国土面积小、入口密度大的问题B.注重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累起丰裕的国家财富D.调整经济结构,参与国际经济循环

3.(01全国29)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01粤豫29)下列各项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是     ①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 ②“七十七国集团”建立 ③非洲独立年 ④亚非会议(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01江西25)19世纪上半期,在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亚洲国家中不包括
  A.伊朗    B.印度尼西亚      C.新加坡       D.印度

6.(02苏粤27)1947年“印巴分治”是

①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教派矛盾的反映②长期武装斗争的结果③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④执行联合国“分治”决议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02苏粤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A.进行了社会民主改革           B.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坚持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8.(02苏粤29)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苏美关系出现某种缓和,其重要原因是

A.苏联需要美国的技术           B.美国需要苏联的市场

C.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D.苏联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9.(02苏粤30)20世纪,大国之间靠牺牲他国利益达成的决议是

①《布列斯特和约》②《九国公约》 ③《洛桑条约》④《雅尔塔协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03春季21)最先把生产资料由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的是

A. 苏联          B. 波兰          C. 中国          D. 南斯拉夫

11.(03春季22)在20世纪50-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的国家是①日本      ②匈牙利     ③捷克斯洛伐克  ④波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03天津26)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发生动摇的表现不包括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B.美国开始改变战后初期对苏全面强硬政策

C.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D.日本、西欧成为强大竞争对手

13.(03江苏24)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可以概括为( )

A、美国取得压倒性优势                 B、双方互有攻守

C、苏联依靠绝对军事优势迫使美国退让   D、双方不堪军备竞争重负放慢争霸步伐

14.(04上海春季7)欧洲联合的进程从1951年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开始,不断向前发展。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的动力是

①同美国争夺非洲殖民地  ②稳定和发展西欧  ③抗衡苏联  ④摆脱美国的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04上海春季8)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同第三世界崛起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①1945年联合国成立  ②1955年召开亚非会议  ③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④1962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04北京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提出杜鲁门主义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

17.(04北京23)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 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18.(04广东历史23)杜鲁门提出"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这一主张付诸实行后

   A.所有对日作战国家的军队共同占领了日本   B.战争结束后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了日本

   C.美苏两国联合控制了日本                D.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了日本

19.(04广东历史24)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20.(04江苏23)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总部都设在美国

    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        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21.(04江苏24)下列关于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B.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C.彻底放弃计划经济          D.实行政治多元化

22.(04江苏25)下列关于20世纪后半期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各国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经济发展较平衡

    B.六七十年代马来西亚和泰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C.西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D.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私有化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23.(05北京21)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

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C.惩治了法西斯战犯                D.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

24.(05广东23)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不正确的表述是

A.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B.产油国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C.西亚国家发起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

D.各国经济发展方式相同

25..(05上海19)新航路的开辟,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

A.召开亚非万隆会议         B.成立七十七国集团

    C.组建华沙条约组织         D.开展不结盟运动

26.(05江苏23)下列关于二战后东欧各国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波兰是最早进行改革的国家        B.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C 匈牙利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D.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市场经济体制
27.(2006年上海)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福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28(2006年江苏卷)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29.(2006年重庆卷)意大利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目的是

①实现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 ②实现区域内货币统一 ③提高国际地位 ④提高科技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2006年广东历史卷)按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美、英、日、德     B.美、德、日、英

C.美、日、英、德   D.美、日、德、英

31.(2006年全国Ⅱ卷)新加坡和韩国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两国获取工业化资金途径相同处 之一是

A.主要利用农业的剩余资金      B.依靠资源出口换取资金

C.大力吸收外国资本            D.主要依靠转口贸易积累资金

32。(2006年四川卷)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是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其成立对西亚国家的影响是
  A. 西亚各国获得大量石油财富             B. 直接导致两伊战争爆发
  C. 西亚各国建立起石油化工生产体系      D. 西亚少数国家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33(2006年北京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国家的发展有其区域特色。下列叙述.

不符合西亚历史发展状况的是:

A.改善农业环境,实现了粮食自给 B.一些国家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C.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日趋接近 D.发起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同西方垄断资本斗争

34.(01上海21)下列选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

A 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     B 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

C 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建立     D 联合国的建立、东欧的剧变

35. (02天津20)把反对种族歧视作为重要内容的会议是(    )

    A. 万隆会议    B. 布雷顿森林会议    C. 德黑兰会议    D. 洛迦诺会议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江泽民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的演讲。会议讨论了与会各国共同关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回答26~27题

36. (02天津26)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    )

   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37.(03上海历史20)20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文化观念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民族构成的变化

38.(03上海历史21)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39.(03天津27)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

40.(03江苏25)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东欧各国都先实行政治多元化,然后完成政权更迭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41.(04天津24)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

A.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 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

C. 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     D. 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

42.(04上海历史27)观察下列漫画,在各选项中为该画选择一个主题。

    A.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B.德国东西分裂加剧

C.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D.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43.(04广东历史25)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4.(04春季23)在当今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

    ①关于人权的主张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②国际环境得到改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

    ③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

    ④因加入WTO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5.(05广东24)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

A.国家的联合组织                              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   

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                      D.  一个主权国家

 

 

46.(05广东综10)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A.全球和平       B.走向缓和        C.走向紧张        D.动荡不安

47.(05北京22)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下列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①霸权主义横行②南北差距拉大③地区冲突不断④恐怖主义抬头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8.(05上海21)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

49.(05北京23)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

A.《联合国宪章》                   B.《阿拉木图宣言》

    C.《里约热内卢宣言》               D.《马斯特里赫条约》

50.(05江苏24)下列有关当今国际形势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是主流      B.地区性冲突有所增加

    C.世界形势趋于紧张  、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51.(2006年上海)1989年11月柏林墙开放后不久,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此景反映

A.两极格局形成    B.两个德国出现     C.两德统一在望    D.美苏冷战结束

52.(2006年江苏卷)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53.(2006年全国Ⅰ卷)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理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D.实现了货币联盟中学历史教

54.(2006年四川卷)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55.(2006年全国Ⅰ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56.(2006年江苏卷)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B.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C.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D.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57.(2006年四川卷)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是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 促进贸易自由化

58.(2006年上海)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59.(02全国26)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A  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  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D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60. (02天津24)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

    A. 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 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D.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61.(04天津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学科被划分得越来越少                   B.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 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  D. 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62.(05江苏2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预先地位的国家是

A. 苏联      B .美国   C .中国    D. 英国

63.(2006年江苏卷)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