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七上第10课《秦王扫六合
七上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秦汉商品经济研究》绪
明末农民战争形势
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7.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第20课  明末农民战争和
第10课  秦末农民战争和
如何在《秦始皇统一六国
最新热门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同步测试

时间:2014-11-21 16:05:49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秦的暴政的是(    

A.统一文字     B.兵役繁重     C.大兴土木、营造皇陵    D.刑罚残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暴政的了解程度。wWW.lsQN.Cn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文字是秦王嬴政[注: 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的功绩,而不是他的暴政。正确答案选A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   

A.陈          B.沛县          C.大泽乡             D.渔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他们是在大泽乡发动起义的。正确答案选C

3.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解析】首先要弄清题目中四句话的来源出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一句话出刘邦攻入咸阳时制定的“约法三章”;“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一句话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注: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破釜沉舟”这一典故出自秦末项羽的巨鹿之战[注: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中的一次战争,是对消灭秦王朝具有决定性的次战役。结果: 大败秦军,打出了项羽的威风,从此铸就了项羽西楚霸王的威名.-juluzhizhan]中英雄气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正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农民起义所说话。正确答案选B

4.公元前207年秦朝宣告灭亡,直接促成这一结果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灭亡历史的了解。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先攻进咸阳,标志着秦朝灭亡。与此同时项羽在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注: 以少胜多 拼音: 解释: 用少量兵力战胜强大的敌人。-yishaoshengduo],打败秦军主力。正确答案选C

5.你知道下列哪些史实符合右边的故事?(     

《鸿门宴》

①记载荆轲刺杀秦王

②跟刘邦、项羽历史人物[注: 历史人物是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物。历史简单的概括就是:发生在以前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事,那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情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有关

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典故出自这

④发生在楚汉之争[注: 楚汉之争是发生于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项羽、刘邦为争夺政权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刘邦在垓下一战中战败项羽,获得最后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历史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过程的掌握程度,本题图片中关键词“鸿门宴”。“荆轲刺杀秦王”是发生在秦朝统一之前的历史事件。正确答案选D

6.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严酷的刑罚   B.骄傲自大   C.赋税徭役沉重    D.失去民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迁移、分析对比的能力。前三个选项都是具体的表现,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失去民心。正确答案选D

7.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       C.夏朝——商朝    D.商朝——西周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来了解我国古代王朝更替的基础知识。“嬴秦氏,始兼并”是指秦嬴政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注: 中央集权centralizationofauthority国家权力集中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的制度。地方分权的对称。在这种制度下,]统治的建立;“楚汉争”是指秦末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的崛起,推翻秦朝,二人相争; “高祖兴,汉业建”是指刘邦建立汉朝,庙号高祖。正确答案选A

8.汉初统治者[注: 统治者 tong zhi zhe 〖the ruler〗 所谓统治者,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统治的领域具备一个国家的性质,他在同时和后世均被广泛认可。]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注: 轻徭薄赋正文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减轻人民徭役和赋税负担的财政思想。轻徭薄赋思想在春秋前期就有出现。晋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在位)为图霸业,曾提出“薄赋敛”(《国语·晋语》)的政策。]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    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汉初年社会背景的了解程度。由于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正确答案选C

9.以注意节俭,以身作则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   

A.汉高祖[注: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字季(一说原名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汉族。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              B.汉文帝            C.汉景帝[注: 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汉文帝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D.汉武帝

【解析】西汉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正确答案选B

10.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A.车不同驷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楚河汉界 

【解析】首先要弄清题目中四个成语的典故出处。“车不同驷”典故出自西汉初年,汉高祖出巡竟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四面楚歌”典故出自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在亥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感受到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揭竿而起”指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临近的农民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杆。“楚河汉界”典故出自秦末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在彭城(今徐州)大胜汉军,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荥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项羽曾提出和刘邦“中分天下”,以鸿沟(今河南贾鲁河)为界,河东属于楚,河西属于汉。正确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丁男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赭(zhě)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圄(língyǔ)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材料三:

材料四: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绳”,捧着传国玉玺[注: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符书,向起义军投降。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三、材料四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四之间有没联系?为什么?

【答案】

1)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赋税、徭役和兵役繁重;材料二反映的是刑法残酷。

2)材料三反映了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与秦军主力决战的历史事件;材料四反映了秦朝灭亡的历史事件。

3)有联系。由于秦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公元前209年项羽也领导的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注: 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代的建立在中 秦朝国历史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一页,]的统治,最后导致秦朝的灭亡。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读图能力,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概括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点。可依据材料一、二,从多个角度解读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知道这是造成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了解秦朝灭亡、楚汉争霸和西汉建立的过程。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注: 词语出处李白的诗的片段:“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焚书坑》

请回答:

1)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我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是谁?

2)材料一赞颂了皇帝的哪些功绩?

3)材料二中的“竹帛烟销,坑灰未冷”“山东乱”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答案】

1)秦始皇[注: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生于邯郸(今属河北)。 秦朝建立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2)吞并六国,完成统一(3)焚书坑儒和秦末农民起义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关键信息的提炼、理解能力。根据诗中“秦王扫六合”“坑灰”以及“《焚书坑》”,可以得出这位皇帝就是秦始皇。“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提示由于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战争起义爆发。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请回答:

1)这段话描绘了哪种情景?发生在哪一时期?

2)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

3)你认为出现这一治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农业发展,粮食充足,财富积累,人民生活宽裕,社会安定,出现盛世气象;汉景帝时期(2文景之治[注: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舱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3)他们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又注意节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解和应用。因为汉高祖统治时期是经济萧条,国家贫穷,皇帝出行车不同驷,而材料描绘的情景是粮食充足,财富积累,人民生活宽裕,社会安定,出现盛世气象,所以可知是发生在文帝、景帝统治时期。

三、综合探究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容纳一万人……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

材料二: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穿的衣服比较粗糙。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

请回答:

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何不同?

2)结合秦朝与汉文帝的统治给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答案】

1)秦朝的统治者奢侈腐化,汉文帝注意节俭。

2)成由俭败由奢;统治要轻徭薄赋,爱惜民力,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任何政策的推行,都不能以破坏社会生产力为代价(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的暴政表现、汉文帝的休养生息措施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也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关键信息的提炼、理解能力,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明白道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