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永谦:06年中考历史模
张永谦:围绕课程目标、
顾谦:《列强入侵与民族
最新热门    
 
张永谦:虚拟情境须有史证意识

时间:2009-10-18 17:11:01  来源:张永谦
 

“虚拟情景”教学须有史学的证据意识
 
张永谦


(赣榆县外国语学校,江苏赣榆222100)


【关键词】虚拟情景,历史教学,证据意识。


2008年11月19—20日,“全国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与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与会期间,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方老师曾执教一节示范研讨课,课题是《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参加会议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对方老师的示范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一节课下来,笔者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课堂教学中的“虚拟情景”缺乏史学的证据意识。

 

上课伊始,方老师通过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等“生活中的历史”导入新课,然后,以虚拟的“一个长安商人的故事”为主线,以长安老字号店铺老板李益家族创号以来帐本记录的丝绸销量为“虚拟情景”,介绍和探究了“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历史。其立意之新,设计之妙,赢得了许多听课教师的赞赏。不过,在“虚拟情景”中有这样两个片段值得商榷。

片段1——丝绸往事:“以前匈奴人控制西域时,生意惨淡,我家卖到西域的丝绸每年不到100匹;汉朝打败匈奴后,每年销往西域的丝绸达2500匹。唉,这些匈奴人……”

片段2——驿站漫谈:第二天,由于西域大宛城急需10000万匹丝绸,李益亲自随商队前往。在驿站,他与别人攀谈起来,李益说:“我的丝绸特别好卖,李家丝绸庄可是越来越红火,真得感谢丝路开通啊!”,可一听到这话,与他同行的赵武、朝臣后人刘儒,世代为民的吴朗马上反驳……

赵武:“我太爷爷是汉武帝时的骑兵,当年就是因为用兵,死在这条路上的,害得太奶奶哭得双目失明。”

刘儒:听爷爷说,当年开拓这条路花了很大的代价,光是汉武帝时,仅河西地区花了至少1000亿钱上下。

吴朗:“真是劳民伤财,一点都不值得。”

从上面“虚拟情景”的设计来看,至少有五处缺乏史学证据意识:
 
一是“匈奴人控制西域时”,通往西域的商路是否畅通?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1](P.3871)《汉书?张骞传》有:“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2](P. P.2687—2688)这说明当时这条商路是“闭道”。那么,李益家每年卖出“不到100匹”的丝绸该如何理解?

二是“丝路”之称起源何时?我们知道,“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里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简称“丝路”。从此,这个生动、形象的名词,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很快在各国人民中流传开来。[3](P.83)此时,李益哪来的感言——“真得感谢丝路开通啊!”

三是“匹”这个单位,在西汉时期是不是通用的计量单位?匹,会意字。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是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说文解字》有“匹,四丈也。”《史记?叔孙通传》有:“迺赐叔孙通帛二十匹。”《汉书?食货志下》有:“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4](P.385)但在秦汉时期,“匹”还不是人们通用的长度单位。如《汉书?律历志》记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5](P.966)

四是“西域大宛城急需10000万匹丝绸”,是否言过其实?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大宛国,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百五十里,户六万,口三十万,胜兵六万人。”[1](P.3894)如果按这些数字计算(即使人口有所增长),大宛国人均所需的丝绸也不低于300余匹。

五是“汉武帝时,仅河西地花了至少1000亿钱上下”来源何处?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在位期间先后进行过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其中公元前118年开始的第四次币制改革是“改铸五铢钱”。五铢发行31年后,汉武帝崩殂。据《中国通史》统计,“自武帝至平帝一百多年中共铸五铢钱280亿枚。”[6](P.75)那么,“地广人稀”的河西地区“有1000亿钱吗”?
 

 

 


“虚”与“实”相对,“虚拟”不完全等同于虚构。《应用汉语词典》(大字本)“虚拟”词条的解释有三:①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②凭想像编造的,这个事情是虚拟的、虚构的;③由高科技术实现的仿实物或伪实物的技术。情景即情况、环境,一般是指由外界、景物、事件、人物关系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有机结合的境地。情景曾被简化为“一组刺激”,在教育学上有着复杂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历史教学中,所谓虚拟情景是“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可以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 [7](P.48)。

审视方老师“虚拟”的教学情景,反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毫无疑问,“虚拟情景”在课堂上的使用已屡见不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广东省东莞市东坑中学张宏杰老师在教学《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时,以虚拟的“阿牛故事”为线索,采用日记的形式,串联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很有新意。但在“虚拟”日记的第3页中,就缺乏史学证据意识。兹摘录如下:

1958年9月3日 星期一 阴

最近的怪事真是多,村里先是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漫画。接着大家就把十几亩地的水稻密密麻麻堆到一亩田里,还向上报告说亩产达到三千多斤。没过多久,村里又把我家里煮饭的铁锅都收上去炼钢了,那个时候我还不太高兴,现在有了人民公社,吃饭都不要钱了,还要那铁锅做什么啊。呵,呵……[8](P.26)

查阅“万年历”或1958年日历可知,“1958年9月3日”是星期三,而不是“星期一”。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可知,1958年8月17—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了扩大会议。经过讨论,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9月10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的决议》,同时《人民日报》发表《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于是一个大办人民公社的全民运动,迅速在中国农村广泛开展起来。”[9](P.200)试想“日记”中“现在有了人民公社”与史实是否有出入?

再如,广东省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张敏老师在教学《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必修Ⅱ)时,有这样一个“虚拟情景”和教学片段:

师(出示材料):《射雕英雄传》第1回:“(曲三)慢慢烫了两胡黄酒,摆出一碟蚕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个切开的咸蛋。”“杨铁心见一壶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壶,三人只是痛骂秦桧。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蚕豆、一碟花生。”“两人有时也仍去小酒店对饮几壶,那跛子曲三仍是烫上酒来,端来蚕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师:那你们再看看这材料,看看金庸这次又错在哪里?”

生:“蚕豆、花生。”

师:“为什么不对?”

生:“它们也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的时间不对。”

师:“对了,花生大约1530年代传入中国,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见的筵席食品。《射雕英雄传》中,1199年临安乡下的一个穷村破店,跛子曲三居然能够摆出波斯和美洲的进口食品(蚕豆、花生),郭、杨二位大侠对这样惊世骇俗、连当时大宋皇帝也没见过的新奇食物,居然毫不在意,按理他们至少要揪住曲三大喝一声:“兀那跛子,你哪来的外国食品?” ……[10](P.48)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张老师的导入是新颖的,但“蚕豆”何时传入中国?学术界有分歧。不过,一般的共识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原地区。如人教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都这样表述。那么,宋代有没有种植蚕豆?北宋李昉等编纂的《太平御览》称:“张骞使西域,得胡豆种归,公署人仍呼此为胡豆。”南宋诗人杨万里《蚕豆》诗云:“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沙瓶新熟西湖水,添累分尝晓露腴;味与樱梅之益友,名因蚕茧一丝绚,老夫稼圃方双学,谱人诗中当稼粟。”元代王祯的《农书》说:“蚕豆,百谷之先,最为先登,蒸煮皆可便食,是用接新,代饭充饱。”可见,通过这些材料我们或许能从一个侧面找到答案。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我们“虚拟”的历史情景,无法完全还原它的真实面目,只能凭借想象和理解去“再现”历史。有人说“虚拟历史”其实是一种借尸还魂,在这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只是一个躯壳,你的想象与猜想、你对现实的理解赋予了这个躯壳血肉与灵魂。但这个“虚拟”不能凭空臆造,必须依据前人遗留下来的真实的历史材料,此所谓历史的证据意识。

证据何来?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一曰“纸上之材料”,二曰“地下之材料”。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对史料的依赖是历史学的显著特点。如司马迁作《史记》,从20岁开始漫游生活,考察风俗,访问古迹,整理、考核、排比史料;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也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强调“孤证不足以成说,非荟萃而比观不可”和“尽可能运用典型史料” [11](P.46)两大原则,此所谓“论从史出,史由证来”。

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当代许多专家、学者都强调史学的证据意识,把史证意识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如聂幼犁教授在佛山研讨会上作的《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设计》报告中指出:“根据史料来确定史实是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在史料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应当努力发掘、发现或存疑,养成实事求是、实证研究的态度。”冯一下教授也曾说:“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考证(考据)是旧史家的雕虫小技,不值一提,总以为深入分析,透彻说理才显得有学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甚至可以说是无知的表现。对史学研究者和历史教师来说,考证(考据)是必须具有的基本功。”[12](P.24)
那么,在“虚拟情景”时应该具有怎样的史证意识呢?概括的说,就是用史实说话。具体的说包括三个方面内涵:(1)真实性,即虚拟的情景来源必须有据可考,真实可靠,学会辨识一般的伪证和虚构;(2)确切性,即虚拟情景引用的证据必须充分详实,避免孤证;(3)一致性,即虚拟的情景必须是多样材料中得出的基本一致的共识,从证据出发,不任意虚构史实。

从目前课堂教学中“虚拟情景”来看,不外乎两种:一是通过原始文字、纪实、图表(像)、实物材料、历史遗址、遗迹等,让学生直接体验和探究历史的变化。如2008年10月在西安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年会”上,纪连海老师执教的《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城市经济》、苏争艳老师执教的《从“兵马俑”看秦文化》等[13](P.61)。二是“穿越时空”,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语言描述、角色扮演、文学和影视作品等间接体验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如本节课中方老师使用的《大汉天子》视频片段,江苏省无锡市西新中学戴文君老师执教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等角色,体验唐朝社会经济和生活等。[14](P.29)

无论使用哪种方式“虚拟情景”,都要依据历史材料“小心求证”,把史学的证据意识放在第一位。严格区别神话、寓言、小说、诗歌、楹联、绘画、戏剧等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材料的不同内涵;严格区别“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一手资料”与“转手资料”、“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等彰显的不同历史信息和特征。如冯一下教授告诉我们:“组织学生编演以孔子及其学生为剧中人的历史短剧,一定要以《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可靠的史实为素材,从中发掘有戏剧性的场面,据此安排执教和配角,设计情景和对话”。 [12](P.26)

综上,我们认为“虚拟情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具有史证意识,坚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原则。否则,一味地追求“同能不如独胜”,违背史实或随心所欲的虚构,无疑是危险的,也是有害的。

【作者简介】张永谦,男,1966年出生,江苏赣榆县人,江苏省连云港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测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2][5]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2002.


[3]朱汉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辞源(上)[Z].上海:商务印书馆,1977.


[6]佟伟.中国通史(上卷)[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7]聂幼犁.虚拟情景必须以史实为依据[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11).


[8]张宏杰.谈“磨课”[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5).


[9]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0]张敏.让我们重新为“人”[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10).


[1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2]冯一下.史料、史实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6).


[13]秦德增、徐赐成.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11).


[14]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