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魏国党:我看历史新课程
俄罗斯共产党:发展历程
《代歌》、《代记》和北
最新热门    
 
魏国党:历史新课改提升教师素质

时间:2009-10-18 17:19:08  来源:魏国党
 

历史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素质再提高

魏国党

(此文在2002年度镇江市优秀历史教育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2001年9月起,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实验区正式启动。经过一年的实验,收获颇大,于是便进一步扩大实验区域。2002年9月,我们镇江市区中小学亦开始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从暑期的新教材培训到开学后一段时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历史教育也不例外。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历史教师除了原来应具备的高尚职业道德、渊博专业知识和娴熟教学技艺等基本素养之外,还应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否则,就会被新课程改革淘汰。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在以下几方面能促进历史教师素质再提高。


一、 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历史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师充当了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选择者、学生成绩的评判者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和历史结论,不敢发表主见、追问老师、质疑教材,长期下来,势必会压制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火花。《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资深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提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因此,在历史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应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原则。教师只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能尽心尽力地培养好学生。
说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并不意味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放手不管学生而退出课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我在讲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课《寻找历史》时,在前两周就将任务布置下去,全班按4人小组分成若干小组,按不同途径去寻找历史,每组有小组长负责,各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有写解说词,有查找文献资料,有收集实物资料,有展示实物,有表演历史短剧、小品等等。在整个活动准备阶段历史教师的组织、引导得当,这堂活动课就会取得既有科学性又有个性,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达到历史教育功能目的之效果。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每一节历史备课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设计教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课余时间适时指导学生如何提出历史问题,如何收集历史资料,如何再现历史人物形象、编演好历史短剧,如何写好解说词等。在不长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历史教师开始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新理念落实到历史教学实践中,并取得初步成效。

 

 


二、 积极参与,转变教学方式
一段时期新教材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如果仍按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听课者首先就认定,这一堂课不符合新课程理念,是不成功的;学习者则感到枯燥无味,想睡觉,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因此,历史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还应积极参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努力做到:(1)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传统教学只重视考试分数,重视结果。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体验、学习、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上,从而使学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3)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侧重于“教师→学生”单向信息交流,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和历史结论。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历史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组织良好的历史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成为发掘历史课程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历史的指导者、历史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长期在这样的历史教学环境下学习,一定既能发展学生,同时也能发展教师自己。(4)由重“教学模式化”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向“教学个性化”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封闭性较强,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个性发展又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所以历史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既提倡“源于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力争一本教材在不同学生眼中有不同的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同时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不断研究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5)对学生的态度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三、 持续“充电”,丰富历史底蕴


我国经过一年多的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实践,绝大部分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热情比较高 ,不少年轻教师在课改实验中肯动脑筋,大胆创新,逐步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但从目前调查资料看,从事基础教育的历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表现在教师学历起点偏底,学科水平底,知识更新率底,视野狭窄,科研能力弱,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总之是教师本身的历史功底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力度,是教师的知识面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是教师的历史素养抑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情趣。”在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由于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长期积淀,不少历史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总是难以改变自身的思维定势,不能尽快地跟上改革创新的步伐,课堂教学一时难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历史教师必须勇于接受挑战,不断自觉地学习,及时“充电”,努力掌握21世纪最新教育观念和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最新的教育科学理论、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和相关的最新知识,用最新的历史教育方法指导历史教育教学实践。


历史教师应具有“专博结合、层次适中”的历史专业知识结构,历史教师除了精通通史之外,平日还应该广泛的结累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对与历史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民族知识也应不断学习吸收。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大量学习、掌握、探索、改革各种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道的专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绘制图表与使用直观教具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即教师的教学机智)等。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勇立潮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 潜心教研,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 不少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够周密审慎,多为随即思考,而不善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归纳。所以,有相当多的历史教师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但却很少把它作为一项专门问题加以研究总结,而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认可和推广,长期以往教师也会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易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教师不感觉无味,就需引导他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发动机。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实验不断深入,我市历史教师踊跃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每周都有新课程研讨交流活动,并定期进行集体备课,每一个实验老师都行动起来了。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每一位实验老师教科研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新世纪历史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与知识结构,除了不间断地学习补充知识和交流教学经验外,还要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探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摸索教学规律、研究历史教育理论。实践证明,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并重是中学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佳手段,也是培养高水平历史教师的重要途径。加强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亦对提高历史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水平十分有利。
历史新课程改革激励鼓舞着历史教师,广大历史教师在新课改实践中不断得到了理念上的更新,理论上的充实,历史底蕴的丰富,教学实践上的飞跃,历史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自己。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