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李晓风:学科特点、学科
最新热门    
 
李晓风:做大学问,培养大国民

时间:2010-1-19 11:40:22  来源:徐华莹

 

李晓风,男,北京师范大学1978级,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历史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兼职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参与了多种教育部审定的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撰。发表《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专著和论文十余种。近十年来一直从事高三历史教学,成绩突出。

 

 



 

特立独行大写“人”

——记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


徐华莹

 

 

逼人的才气、不俗的谈吐、特立独行的个性;


儒雅中带着憨厚,深邃中透着纯真;


以理性的人文关怀来关照历史课堂;


以高远的思想智慧去审视教育现状……


坐在我对面的这位中年男子,聊天式的访谈中,总能带给我新鲜感和心灵的触动。他的言辞不禁令人拍案叫绝,他的见解不禁让人眼前一亮。不知不觉中,已被他深深吸引,继而,又为他深深折服。


做“大学问”,培养“大国民”——这位大师级的教师,就是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

 




 

不可复制的成才之路


十年动荡的“文革”时期,却是李晓风成长中的一段“黄金”岁月,他对历史浓厚的兴趣就是在那个时候孕育出来的。


那时,他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没有规范的课可上,也没有太多的书可读。好在家里有些藏书,能够拿到手的,如《简明中国史》、《鲁迅全集》、《春秋左传集解》等,不管看懂看不懂,都如获至宝地去读。后来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有许多古代典籍提供给大家阅读,以作批评之用,这使得他有机会阅读大量的古书。书中的大“史”界深深地吸引着他,他痴迷于此,流连忘返。“那时不用学习,所以也不会厌学”,而超越功利、纯粹从认知需求出发的学习,成了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源泉。于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如野花一样在时光的旷野里自由地成长着……


“我们那个时候的教育搞得一塌糊涂,害了大多数人,但也成就了少数人。”李晓风就是那少数人中的一员。如今回想起来,李晓风还颇有感触。他甚至不敢设想,如果把那时的自己放在当下这么精彩丰富的生活中,对于历史学科,是否“还能培养出这么浓厚的学术兴趣来”。


“文革”结束后国家开始了高考招生,李晓风于1978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求学。大学四年间,他更是整日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因了一本《西方现代哲学》,他不小心闯进了另一个领域——哲学,从此对哲学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哲学使他长于思考,也给了他开阔的视野、高度的境界以及思辩的精神。历史与哲学的结合,使得他的学问做得更“大”了。那时,进大学教书、当一名历史学家是一心搞历史研究的李晓风的梦想。可是,事与愿违,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人大附中作一名普通的历史老师。


“说句老实话,最初工作的几年我基本上都是不安分的。”从教的前十年,李晓风在工作之余坚持不懈地进行历史学科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大学作一名学者。在他的家里,有三间大书房,近万册专业书籍——十年的韬光养晦、潜心修炼,给了他丰富的知识积淀和卓尔不群的气质。无心插柳中,他收获了另一种成功——他的博学、才气为学生所深深欣赏,他不受拘泥、自由挥洒的历史课堂为学生所深深喜爱,长期的专业研究也造就了他科研型教师的素养。在中学校园的三尺讲台上,他不知不觉地成名了。


于是,他逐渐安下心来,“死心塌地”地在中学教起了书,一直到现在还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自由挥洒的教学风格


晓风是个带给我奇迹的人。以前我觉得历史很枯燥,纯粹就是为了高考而学,一旦高考结束我将和历史不再有什么关系。但是听了晓风的课,现在历史是唯一一科让我由衷希望学好的科目,不为高考,不为任何功利的目的,这是从未感受过的,也是最让我珍惜的。我很感谢晓风,也会在晓风的感动下走向成功的!


在全国,起码是长江以北地区没有人敢说历史能比李老师教得好,除非他臭不要脸。在我的心中永远不会有第二个人出现在“历史”这个范围内,有了李晓风,又怎么还能容得下其他什么人呢?


……


这是学生们在“李晓风吧”中写下的文字——对他的高度认可、真诚拥戴,乃至狂热崇拜,无不折射出李晓风的魅力之光。


自由挥洒是他独特的教学风格。因为有着深厚的哲学功底,他在面对历史问题时有着更高的理论视野,问题看得很深刻,因而他追求真理、绝不跟风权威的思辨精神渗透课堂;因为时刻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对很多学术成果了如指掌,因而便可以将之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真正的素质教育;因为有着广博的知识,能对历史学科的许多领域融会贯通,因而便可以对历史事件平实却又不失生动地娓娓道来,把学生带入历史知识的海洋。


因为拥有了这一切,他便可以“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不受拘泥,挥洒自如。李老师从不写教案,课堂上的他,常常手执一本书,信手拈来、天马行空,但他的课堂却始终有一种“思想场”,它见骨见髓,触及心灵。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领略着历史的魅力,也体验着思考的快乐。学生们喜欢他的课,有时病了也抱病来听,还有人录了音回去听。有的学生上了大学,还常回母校听李老师讲课。李晓风不仅是很多学生的“心中偶像”,不少校内校外的老师也都是他的忠实“粉丝”。他的课堂是开放的,本校的历史老师经常来听,外校的老师也随时会在他的课上推门而入,不用事先打招呼——这些事情都是经常发生的。学校的一位青年历史教师说:“虽然之前我有过七年历史专业学习的经历,但是真正爱上历史还是从听了李晓风老师的课之后,因为是李老师让我领略到了一种充满魅力的历史教学风格。”一些外校的老师也常常在课堂上忘记了自己教师的身份,深深地被李晓风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所吸引、陶醉。


超越形式的内涵追求


乘着新课改的东风,很多新的教学理论雨后春笋般进入教师们的视野,很多以各种华丽的形式承载的教学活动蜂拥而至,学生的主体性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杜郎口、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也一下子成为很多学校学习的典范……


在各种各样的思潮和实践中,李晓风始终保持着自己冷静而独立、理性而深入的思考。


对于三维目标,他持有不同意见;对于新课程,他强调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创新;对于公开课,他不提倡“作秀”,而要还课堂以原生态的本真面目;对于一些老师的跟风行为,他抱有质疑态度;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他摒弃了浮华的形式主义,而去追求一种本质性、内涵性的呈现……


前段时间,李晓风曾经去过一个学校听课。该校采取了杜郎口的教学模式,规定每节课老师的讲解不能超过二十分钟,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问,每节课上师生必须互动二十个问题。对此,李晓风颇不以为然,他觉得这里所谓的“学生主体性”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呈现。对于老师,这简直是一种“教学专制”,而“老师被‘专制’起来了,学生也不可能自由地发挥。“历史是一门事实性学科,教师必须充分地讲——这些历史事件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知道。它不像理科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常态下的历史教学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历史学科的创新要充分尊重历史和人文学科的学科特点,而不能盲目地跟风。”李晓风的分析让人心服口服。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一定非要通过让学生站起来回答的方式来体现,有时候,坐下来静思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通过讲解问题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当你看到学生的眼睛发光的时候,虽然他没有站起来说话,但他的思想可能已经延伸了。想想看,专家们想问题的时候,是站起来囔囔呢,还是坐下来静思呢?对于人大附中这样的学校,也更应该负有培养专家、学者的社会责任。”


与形式上的主体性呈现不同,李晓风追求的是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式呈现——他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角度去阐述和拓展着新课改的理念;他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和人文学科的问题进行深入、独立的思考,注重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体验与思考;他教给学生的是一种“看历史的思路”,一种“思辩与质疑的精神”,而这些,将会令学生们终身受益。


高于亲情的大爱情怀


在人大附中,不少老师被学生亲切地唤为“爸爸”、“妈妈”。而学生对他的称呼,则是“晓风”、“风哥”、“晓风兄”。这与他平时“跟学生相当地平等”有关,也与他对教师“爱心”的界定有关。


在他看来,教师的爱不是父母之爱、亲情之爱,而应该是一种大爱——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培养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培养出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的“大国民”。“国家的未来就在今天的这些孩子们手中,教师要从祖国和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教育。在这方面,我们负不起太大的责任,但是我们必须得负责任。”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负责、对世界的未来负责,这才是一个老师所应具有的“爱心”。


2004届毕业典礼上,一个学生把李老师叫到台前——据说这是惯例——问他,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处。他回答说,学习历史是更高的追求,这个“更高”是和衣食之需相比而言的,是在衣食无忧之后的精神追求。历史学之用,是并不足以换取“千钟粟”或者“千金裘”的。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的历史、理解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学科。李晓风说,教历史“不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事或做官的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一种对人和社会的感悟,一种对人和社会的认识与关怀”。而作为历史老师,把教学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是必然的,但他希望能“在这个层面上有所提升,能多些对人和社会的关怀,并且通过对人和社会的关怀,来体现出对学生的大爱”。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