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历史远程研修:公告
东坑:听课手记之东华陆
东坑一枝花:北师大版初
东坑一枝花:北师大版初
最新热门    
 
东坑:公开课先进科学技术教学后记

时间:2009-10-18 17:03:43  来源:东坑
 


东坑:公开课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后记 

 


东坑一枝花

http://blog.cersp.com/userlog9/101738/archives/2007/676343.shtml


 
    上一周,学校举行校内教研日,各科派出代表进行赛课,作为本科组最年轻的一个小伙子,当然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了。而且其实我喜欢上公开课,特别是比赛课,原因很多,首先是上公开课有奖金拿,按惯例学校这种比赛三等奖有一百块的奖金,三等奖又是人人有份,也就是说上一节课,至少可以领一百块,这比平时上一节课要好多了;其次是生活太平淡了,上一节公开课刺激一下。自从上个学期在东莞拿了初中历史优质课一等奖之后,好像生活就了无生趣了。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对我来说,在学校这种内部的赛课对我来说已经形成不了压力了,并不是我狂妄到认为自己可以拿第一,而是这些领导老师都太熟悉了,让我没有了紧张的感觉。为了给自己加大压力,看到其他科组有邀请外校的同行来交流的,我便也和石排的胡大姐联系,邀请他们科组过来交流。一方面是让自己有点压力,另一方面也是真心想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我学校的两个师傅对我都很熟悉,他们慢慢都不愿意讲我的课哪里有问题了。

 

  这一节课是属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内容分为三目,第一目,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介绍人类书写材料的演变,以及蔡伦改进造纸术;第二目医学的改进,介绍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第三目数学成就,介绍《九章算术》。之所以选择这一课,是因为一来我上课的进度刚好到这儿,二来是我之前去深圳观摩广东省的初中历史优质课比赛,听了一节省实验中学朱慧芳老师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上的《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印象深刻,对这一种方法颇为欣赏,虽然早也知道有这种形式,但是从来没有看到有人可以讲理论和实践结合得这么好,尝试之心油然而生。在我这种镇级的普通初中是不是也可以将这种先进的方法引进行来试一试呢?我想借这个公开课的机会,用这一课内容相对比较松散,相对来说各目之间没有太大的逻辑联系的特点,作一次实验。

 

  可惜天公不作美,本想拿一个班来先作一下试验,好在开公开课的时候心里有底,不成想,在这之前,学校断电断网,我的课件还没有完成,学校的网络就罢工了一个星期。直接影响到我的试验,使得开公开课那一天我是第一次用这种方法上这个课,不过,跟那种比赛课相比,还是好了很多,在上课之前,我还是有时间让学生先预习课文还有叮嘱他们使用学习记录单要注意的事项,还有就是为了省时间,让他们可以先不用记笔记,节省下时间用来进行讨论。一切准备就绪。开课了,我这一节课大致的流程是这样的。

 

  一、导入。导入我用的是汉武帝的烦恼的小故事,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汉武帝时候的大臣东方朔,有一次给汉武帝提意见,用了三千多片竹简,要两个人才抬得动.汉武帝还不止他一个臣子,实在是累啊.汉武帝所处的那个时候,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了,这样的问题不止皇帝遇到,很多的人都遇到,我们聪明的祖先后来找到一个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造纸术.接下来问,这一课除了造纸术之外,课本还为我们介绍了哪一些方面的科技成就.学生回答,并将本课的三目标题显示出来.

 

  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我基本上完全抄袭了朱慧芳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布置。因为这一届初一,全级推广各班组成学习小组。我便不需要在组合小组上费功夫了。我依照朱慧芳老师的做法,印了一张学习小组记录单,要求学生们轮流提问,回答,在记录单上记载记录员姓名,提得最多的问题同学的名字,回答问题最多的同学的名字等等,还有按照课本三个子目划分,他们需要找出一个他们认为最难的问题。这一部分我安排的时间是十五分钟,但不知道是不是学生们感觉到有老师在场的缘故,还是我调动得不好,所以气氛不是很热烈,平时讨论时几近失控的场面,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偏偏不出现。

 

   三、教师讲授部分。十五分钟的小组合作学习,再加上前面的导入用去五分钟左右。我讲授的时间还剩下二十五分钟。于是开始进行问答,采取的形式大致也是抄袭朱慧芳老师而来,请学习小组起来提问题,看看有没有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刚好是我需要讲的问题,我的课件就显示出相关的内容。由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比较松散,我无法记载下课堂的实录。我按照课本的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按顺序就某个部分让学生小组的代表起来提问题。从时间的安排上来看,到了第三部分之时,数学成就的时间用的时间很少,只能轻轻带过。然后用顺口溜进行小结。做课堂练习,做完之后还剩下两分钟。

 

 

 

  下课之后,集中评课。本校的评委除了教导处谢主任,全部都散开了。到了学校的会议室里面参与评课的人也不多。石排中学的老师尽数都在了,我们科组因为专业老师实在是少,除了我,就是我的两个师傅了。当然还有加上我们的科组长,只不过他是教生物的。

 

  石排中学来的老师里面有一个女教导主任。她先点评了我这一节课,她提到了我的很多优点,比如说采用了任务式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还有其他的一些优点,最后缺点说了一个,这位老师认为我讲授造纸术的过程用时过长,但是对造纸术对世界带来的阐述不够。

 

  石排中学的历史科组长胡大姐,也是多说我的优点,她倒是认为我的用时问题不大,她认同我在造纸和医学两方面用时多一些。她另外提出来,在造纸这一方面,现在史学界对这一说法用新的动向,是不是也应该适当的给学生介绍一下。在这之后,与胡大姐私下交流,她认为我在一些细节方面应该将境界更往上提一下。

 

  其他的老师基本上不说话了。可惜。我的一个师傅把话题引到对现行教材的批判上了,真是遗憾。

 

  我无奈,偷偷的问坐在我旁边的另一个师傅徐老师,徐老师还是比较能看出问题来的,他再次提到,认为听我的课总感觉到我的设计比上课的实际效果要好。教学设计的执行力总是有缺撼,让人感觉留下遗憾。我非常赞同,这其实也是我的感觉。另外他观察到,跟石排中学的老师说法都不同,他认为我的小组学习不够充分,学生提问得比较少,教师讲得多了。而且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同学比较集中,这也没有充分展示我教学设计中应有的小组合作的优势。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自己感觉只能给自己打一个七十分。有几个方面是做得不好的。比如说,按照教学设计,本来我每请一个小组的同学起来提问,都应该先让他讲一讲他们小组提问题最多的人和回答问题最多的人,可惜我开头问的几个学生都忘记让他们说了,两三个之后才想起这个问题,只好错下去了。

 

  又比如,第三部分数学成就用时确实过短,上完课之后还有两分钟,如果这两分钟可以用于数学方面的成就,再多提问一两个学生,阐述就比较充分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我在上这一课时,过于紧张了,自信心不足,影响到了我的发挥。在讨论时间的安排上不尽合理,应该缩短。喜欢自己多讲的问题还是暴露出来了。对课堂的掌握驾驭能力还是有待提高。而且我自己过去一直强调的历史细节,在这种类型的课当中体现得比较少,这样显得课堂的内容不够生动丰满。这是今后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紧抓线索之余,如何兼容历史的细节,让自己的课堂丰满起来。

 

  不过,也有要表扬一下自己的地方,比如这一节课是以学生提问来推进课堂前行的。上完课之后,有本校其他专业的老师听过课之后,跟我说,感觉到我的线索很清楚,说的话,过渡很自然,环环相扣。这种类型的课,最怕就是松散掉,无法衔接,这样看来,我的串联能力还是可以的。

  总之,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给自己加油,继续努力啦。
 


——————————————————————


浙江历史教育博客求真讨论正酣

http://hist.cersp.com/kcjs/kcyj/200712/8553.html

 


本网:“封建”问题的史学资源汇集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72.html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历史课程网12期精彩《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欢迎光临“成长沙龙”历史博客群组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51077/index.shtml


 

素质教育报(历史专刊)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本网:聂幼犁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1/8482.html

 


本网:赵亚夫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1/8240.html

 


本网:叶小兵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xspd/200710/7777.html

 


关于北美独立战争引发的求真求实大讨论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18.html

 


陈新祥历史教学求真求实再反思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2/8534.html

 

 

吴萌:历史与社会新课程36个精彩案例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31.html

 


本网:历史模拟试题部分整理123

http://hist.cersp.com/book/200711/8470.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