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陈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
最新热门    
 
张开瑞:打破隔离的坚冰

时间:2009-10-18 17:03:59  来源:张开瑞
 

 

 
张开瑞:打破隔离的坚冰 

 

张开瑞历史教学工作室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36/archives/2007/622632.shtml

 


【史海引领】


以上人物是谁的作品中的人物,这些作品内容有何特点?同时期的欧美文学艺术领域还出现了哪些文艺大师,他们的作品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微软用户1]

【教材知识详解】

一、世界的文学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潮流的背景

(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

(2)政治:相继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2、欧美文学

(1)法国文学: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凭借其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先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也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文化的一座桥梁”。

(2)美国:特点:以幽默为主旋律,给人轻松诙谐的感觉。代表人物及作品: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都是杰出作家。20世纪初德莱塞和海明威成为新一代美国文学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德莱塞: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其作品《嘉莉妹妹》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美国悲剧》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了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是其成就最高的作品。海明威:其《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成为描写两次世界大战的名篇。其代表作《老人与海》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这种创作手法则被称为“冰山原则”。

3.亚洲文学

(1)特点: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出现了诸如泰戈尔、川端康成等著名作家。

(2)泰戈尔: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诗集《吉檀迦利》含意深远,清新美丽,使泰戈尔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月集》、《飞鸟集》也是闻名世界的著名诗集。

(3)川端康成: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196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都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髓”。

『说文解图』

【知识链接探索】

《诺贝尔文学奖》

1895年,诺贝尔立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分为5份作为资金,设立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1900年6月,瑞典设置诺贝尔基金会,通过《颁发诺贝尔奖金章程》,并于1901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争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资料卡片探究】

探究:海明威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海明威在谈人物描写时以冰山作比喻,主张作家将八分之七的思想感情蕴涵在形象背后。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简练、冷峻的语言,在语言上具有圣经式的简洁风格,正是为了达到余韵深远的效果。《老人与海》正是体现他这种叙事技巧的典范。”

【学习思考提示】

请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欧美国家的文学继续发展,并且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在美国,得莱塞和海明威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第二,除了欧美国家,这一时期亚、非、拉等国家的文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印度和日本更具有代表性。

例1.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的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到: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泰戈尔是哪国人?他获奖有何影响?

(2)泰戈尔的创作属于哪一个文学流派?同一时期这一流派的欧美作家有哪些?

(3)简述这一文学流派出现的历史背景。

解题思路:(1)阅读理解材料。阅读材料时,搞清楚是何时、何地、何人、何类史实,特别要注意关键词语。

(2)对材料进行整理。主要看材料是和课本中哪些内容相印证;每段材料的核心;给材料分层次。

(3)说明论证问题。以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主,结合所学知识为辅,联系教材,正确切入。

[答案](1)印度人;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标志着东方文学作品已被世界所接受。

(2)属于现实主义;这一时期的欧美作家有:法国的罗曼罗兰;美国的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得莱塞、海明威。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以及相继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文学的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方法技巧]材料题具有丰富的信息,代表了高考的考查方向。解答材料题需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结合教材知识背景进行归纳,答案的归纳要力求概括性强。

 

 

 

二、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

『知识串讲』

1.高尔基及其作品

(1)历史地位:高尔基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高尔基还积极投身于保卫世界和平和无产阶级的伟大事业中,他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他的名字将被全世界人民所铭记。

 

(2)代表作:散文诗《海燕》,创造了一个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是一篇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檄文与颂歌。《母亲》则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概括了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俄国社会,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歌颂了他们的优秀品质。

2.鲁迅及其代表作

⑴代表作及其历史地位: 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借“狂人”之口揭露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作者借阿Q描绘出了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形象。阿Q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表现了被压迫者身上无可救药的精神病态。

(2)文学特色:鲁迅希望通过描画这些“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和麻木,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说文解图』

《鲁迅》肖像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代表作品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华盖集》等。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资料卡片探究】

探究:《自嘲》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沉重的社会责任感让鲁迅对敌人横眉冷对,对人民像孺子俯首。不管是面对当局的通缉,还是明枪暗箭,他都依然故我。“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正是鲁迅蔑视对手,无所畏惧的伟大品格的写照。

例2.关于鲁迅与川端康成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都是亚洲文学的代表②他们都以小说闻名③他们的作品都刻画了本国人的内心世界④他们都揭露了封建礼教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比较题,题中的鲁迅与川端康成都是东亚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成就最高的部分都是小说,他们都刻画了本民族的内心世界,鲁迅发现“精神胜利法”,川端康成发现“日本人内心的精髓”。只有鲁迅揭露封建礼教,所以本题可用排除法。

[答案]D

[方法技巧]:这种组合式选择题,实际上只要找到不符合题意的项就可以解决,因此在做题中可以用排除法,首先找到明显的不符合题意的项,比如本题中的④。

三、音乐的变奏

1.印象主义音乐

(1)特点:追求的是一种朦胧的效果和给人以朦胧、飘逸、变幻和幽静的意境。

(2)德彪西及其作品: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界承前起后的天才人物。代表作品有交响诗《牧神午后》、管弦乐《夜曲》、钢琴曲《月光》等。

2.表现主义音乐

(1)特点:重在表现内部,表现自我。

(2)勋伯格及其代表作: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完全抛弃了传统的音乐调性观念,探索出了无调性音乐规律——12音体系。重要作品有《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等。

3.新古典主义音乐

(1)特点:将18世纪的古典音乐融进了20世纪的新文化,强调音乐风格的简约和自然。

(2)代表人物及作品: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浪子历程》、《春之祭》。

例3.“他的音乐有如雾里看花,具有朦胧的意境,捕捉无定型的流动体(如云、风、气味等)运动时的瞬间印象,把它们用绝妙的音色、和声等表现出来。”这个音乐家最有可能是

A.贝多芬 B.德彪西   C.毕加索   D.莫奈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捕捉的瞬间印象”判断音乐家是印象派。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B

[方法技巧]这是材料型的选择题是当今高考选择题考查的主流形式,这种题的解答最关键的是从题目中提取信息,如本题中“朦胧、无定型、瞬间印象”等重要词组。

四、立体派绘画的兴起与艺术特色

『知识串讲』

1.兴起与特点

(1)兴起: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2)特点: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现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2.毕加索

(1)生平简介:立体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1881—1973)。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后来定居法国巴黎。他从19世纪末开始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立体派画家。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创作了各种艺术风格的作品,用自己的艺术之笔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生命之歌。

(2)创作分期、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

①根据用色的不同,1907年以前毕加索的创作被分为“蓝色时期”和“粉红色时期”。

②1907年前后他受非洲黑人艺术和塞尚绘画的影响,形成了创作生涯中的“黑人时期”,代表作有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的《亚威农少女》。在《亚威农少女》中,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

③随后,毕加索进一步探讨立体主义表现技法的可能性,开始了其艺术生涯的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创作了《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以及《有藤椅的静物》等作品。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动荡而悲惨的岁月使毕加索开始重新思考古典世界,他进入了创作的“新古典主义时期”。

⑤1937年4月,创作了震撼画坛的名作《格尔尼卡》

画面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整个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说文解图』

学习思考提示

试着用立体派创作手法绘制一幅作品,从中体会立体派绘画的特点。

提示: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个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z2]

学习思考提示

谈谈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的理解。

提示:这幅画是毕加索为了抗议1937年4月法西斯空军对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的轰炸而作的,该画反映了法西斯的残酷、野蛮,体现了毕加索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反抗法西斯的战斗精神。

例4.下列美术作品中属于印象派作品的是


A                  B                C                     D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察了四种美术流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流派的艺术特点,从A到D分别是浪漫主义作品《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作品《石工》、现代派(立体派)作品《格尔尼卡》、印象派作品《日出.印象》。

[答案]D

[方法技巧]:这是对美术艺术考查中常用的方法,一般给出几种美术作品,然后让学生进行判断,回答这种题最关键的是学生对不同美术流派的掌握情况。

【技能拓展应用】

1.文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及认识

联系: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的变革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促使文艺的推陈出新,不朽的文艺作品是时代精神和风貌的体现。

(1)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人们对大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理性社会感到失望,于是,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中,便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2)19世纪30年代以来,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复杂,现实主义开始逐步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

(3)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归宿,现代荒诞派出现。

(4)2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斯大林去世后出现了解冻文学。

(5)20世纪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亚非拉国家出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地思想的民族文学,亚洲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认识: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现实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每一时代文学内容的发展变化,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的兴衰更替,都是由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变化所引起的,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反映。

例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有着某种联系。它们都

A.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创设了一个明显的理由

B.赞成在作品中表现自我

C.是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的反映

D.提倡用意识的延续取代行动的延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A项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B、C、D三项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传统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强调个人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发挥,反映出对现实的不满,不难看出也集中体现自我。

【答案】B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领域的发展变化

19世纪末,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世界各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空前加强了,这也促进了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渗透与相互融合。这种时代背景也给音乐家们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方式方法,于是世界音域领域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特色,出现了众多的风格和流派,并在相互融合与交流中取得更新的的发展。

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z3] 2.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A.德国——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B.奥地利——舒伯特——《魔王》

C.俄国——柴可夫斯基——《自新大陆》

D.法国——德彪西——《月光》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音乐艺术发展的情况,主要考查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可知《自新大陆》是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作品。

[答案]C

【典型例题讲解】

『基础巩固题』

1.下列表述与印象派有关的是

①其产生受光学理论和画家实践的影响②画家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③其得名来自于名画《日出.印象》④其开创者是毕加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印象派的开创者是莫奈,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实主义美术大师,因此排除④。

[答案]A

[评注]本题是对印象派这一艺术流派的考查,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本题特征是每个选项含3或4个小项,方法上可采用排除法,只要找到一个不符合题意的就可以,如果没有不合题意项就选择就全选。

2.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人可以   

①去德国欣赏由贝多芬出演的音乐会 ②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③去电影院观看由卓别林出演的默片电影④通过电视观看第14届奥运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是情景型选择题,解答本题关键是注意题目中的时间20世纪20年代。

[答案]B

[评注]新课标命题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更加贴近生活的情景式试题的出现,这种试题既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对掌握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

 

 

 

『信息给予题』

3.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1)简述19世纪以来西方绘画的发展过程。

(2)印象主义绘画兴起于何时?其风格特点是什么?前期和后期的代表画家有哪些?

(3)概括说明19世纪以来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解析]第(1)问重点在“发展过程”;第(2)问重点在“风格特点”;第(3)问重点在“趋势”,对趋势的归纳要注意材料信息;根据以上重点运用教材知识可以回答。

[答案]:(1)西方绘画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抽象主义等发展阶段。

(2)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风格特点是:重视光和色彩的应用。前期代表画家有莫奈,后期代表画家有塞尚、凡高。

(3)主观因素逐步压倒客观因素。

[评注]本题全面考查了近代以来美术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对美术的发展趋势予以预测。解答本题需要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符合课改的能力要求。

『拓展探究题』

4.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下列名画,写出解说词。(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

 

     

图1《清明上河图》                  图2《蒙娜丽莎》               


图3《格尔尼卡》

[解析]本题是中外艺术类的综合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对三幅图片所反映的知识的掌握,二是注意三幅图片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体现的突出特点。

[答案]图1:北宋画家张择端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风俗画

图2:意大利画家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勃兴  作品重表现人的美及人的丰富思想感情,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图3:西班牙画家 毕加索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迅速变化,一批画家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着重于表现自我感受  毕加索是现代派画家,绘画常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

[评注]本题是图片材料题,新课改扩充了材料的内容,历史图片、各种图表、各种地图都成为知识的载体,也成为命题的重要来源,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对图片加以重视。

 

【课后习题答案】

一 自我测评

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相继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二、材料阅读与思考

提示:工业革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外扩张,寻找广阔的殖民地,企图建立一个世界市场。正是这种扩张,加速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流,也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渗透与融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