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唐君蓉:邓世昌为什么要
黄丽蓉卡片分类法在历史
最新热门    
 
黄丽蓉:卡片分类法在历史教学上的运用

时间:2009-10-18 17:06:20  来源:黄丽蓉
 
 
 

         更多内容请访问沉思中的芦苇的博客

      编者说明:这是一篇我国台湾历史教师撰写的在教学设计上有独到之处的教学研究文章,特别说明的是,文中多次提及到的“台湾”与“中国”等词,明显带有了强烈的“台独”思想,这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

 

黄丽蓉:卡片分类法在历史教学上的运用

 

高雄市立明华国中教师 

 

一、前言

社会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背多分」的学科,尤其是历史科,在授课时数与升学主义压力下,教师们在课堂上的进度总是赶赶赶,使得教学常常无法吸引学生注意进而引起其学习动机,无论历史知识背后有多么深厚的意涵,与具备被学习的重要性,一切皆为空谈。因此,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并持续其动机,不在考试的压力下,抹煞了历史学与历史教育中有趣与动人的那一个部分,实为历史教师们应深自思考、求新求变,运用各种教学法,增加自己教学的深度与厚度,以利学生的学习,并得以让学生培养其带着走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去年(2004年)暑假张元教授到高雄讲课,教授以卡片列出事件、原因、后果来架构「西汉」历史,并且当场让大家演练,透过卡片的排列之后,教授又带领大家深入探讨,以了解西汉的历史。在研习的当下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有趣而且实用,刚好开学之后二年级的课程是中国史,征得教授同意后,就以教授设计的卡片来进行教学活动。经过第一次的尝试,学生反应热烈,之后又自行设计「清末改革与战争」以及延伸教授的设计修改成「秦汉历史」,透过课堂的教学发现,学生自己动手排列历史事件,除对时代的「时序」与「因果」能较深刻了解外,活动进行的过程就是一个形成性评量,教师从卡片的排列顺序可以清楚知道学生的学习问题所在,当下给予回馈让学生修正及改进他们的思考,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与预期成效

 

历史是一门与时间有着深厚关系的学门,在九大主题轴中的第二主题轴「人与时间」轴,亦多指涉历史学这门学科知识的知识内涵,但是以「人与时间」轴第四阶段分段能力指标为例:

 

2-4-1 认识台湾历史(如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经济活动与政治兴革等)的发展过程。

 

2-4-2 认识中国历史(如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经济活动与政治兴革等)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台湾关系的流变。

 

2-4-3 认识世界历史(如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经济活动与政治兴革等)的发展过程。

 

2-4-4 了解今昔台湾、中国、亚洲、世界的互动关系。

 

2-4-5 比较人们因时代、处境、角色的不同,所做的历史解释的多元性。

 

2-4-6 了解并描述历史演变的多重因果关系。

 

上述的六条能力指标中2-4-1至2-4-4此四条能力指标性质比较偏向是历史知识内容范畴的学习,而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2-4-5 比较人们因时代、处境、角色的不同,所做的历史解释的多元性」与「2-4-6 了解并描述历史演变的多重因果关系」,强调的都是希望学生能从史料与证据中,能习得并具备以多重观点来看待历史解释或是因果关系的方法,而这些皆为如何探究历史的途径之一。

 

因此,「卡片分类」法的两种教学活动设计是以「2-4-6 了解并描述历史演变的多重因果关系」为课程之目标,其中又可分为下列几项的教学目标:

 

2-4-6-1 了解历史演变。

2-4-6-2 了解历史演变的因果关系与时序。

2-4-6-3 能依时序描述历史演变的因果关系。

希冀在本活动中,学生能透过卡片中的事件、原因、后果,分辨该历史演变的因果关系以及时序之排列。

 

 

 

 三、教学活动设计

 

目前国中社会科课程最严重的问题应该是课程时数不足,老师们可能会问讲都讲不完了,哪有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呢?其实,「卡片分类」的方法可以运用在课前的活动或是课后的复习,老师如果时间多一点可以透过此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事件的关系与时序,如果没时间此法可以作为课后的复习,大概只要花10-15分钟即可。以下提供二种教学方案说明之。

 

方案一:以「西汉历史」为例的课前活动

(一)课前准备

1、请同学回家先阅读课本所提供有关西汉历史的资料,若课本叙述有限,老师可以提供相关补充资料。

2、老师以墙报纸制作卡片,以便讲解使用。

(二)活动进行方式

第一节课:

1、老师先跟学生说明卡片的性质分为三类(事件、原因、后果),每三张卡片可以架构出一历史事件,请同学依时间顺序排列出卡片所陈述的事件。

2、老师可以先简单说明西汉的历史[†],之后请学生分组(四人一组),发下卡片,由学生自己翻阅课本进行讨论,完成卡片的排列。

3、老师此时可以游走各组之间,提供各组意见引导或是修正学生思考。

4、先完成的组别可以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帮助其它未完成的小组。

 第二节课:老师以自制的卡片,带领学生了解西汉历史。

 

 方案二:以「清末改革与战争」为例的课后复习

(一)课前准备:老师以墙报纸制作卡片,以便讲解使用。

(二)活动进行方式

第一节课(前10-15分钟[‡]):

1、老师先跟学生说明卡片的性质分为三类(事件、原因、后果),每三张卡片可以架构出一历史事件,请同学依时间顺序排列出卡片所陈述的事件。

2、请学生分组(四人一组),发下卡片,由学生自己翻阅课本进行讨论,完成卡片的排列。

3、老师此时可以游走各组间,提供意见引导或是修正学生思考。

4、先完成的组别可以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帮助其它未完成的小组。

 第一节课(后30分钟):老师以自制的卡片,带领学生复习清末改革与 战争的历史事件。 

 

 

  四、实施后学生回馈

93学年度第一学期针对国二任教的7个班级,以张元教授设计的「西汉历史」卡片进行课前的教学活动,当时学生并未学习西汉的相关知识,他们透过课本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卡片的排列 ,第二学期以自行设计的「清末改革与战争」卡片作为总复习练习,学生已具备相关知识,透过卡片的排列,进一步厘清并加深他们的学习。经过两次的练习,请学生针对「卡片分类」教学法给予回馈,藉以了解此法对他们的学习是否有帮助,总共回收问卷218份,有效问卷215份,该数据分析如下:

由表一分析可知,有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透过卡片教学的学习能使他们更了解事件的因果关系,且76%的学生觉得这样的教法有助于他们日后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分析。

表一  学生对卡片分类教学法的评估

 

项目

非常

同意

 

同意

 

 

普通

 

 

同意

 

非常

同意

f

p

f

p

f

p

f

p

f

p

M

SD

1.透过卡片教学的学习,使我更了解事件与史事的因果关系

1

.5

1

.5

35

16.3

93

43.3

85

39.5

4.21

.76

2. 透过此教学法后,对我往后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有相当大的帮助

0

0

3

1.4

47

21.9

96

44.7

69

32.1

4.07

.77

3.透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对我的学习相当有帮助

0

0

3

1.4

39

18.1

100

46.5

73

34.0

4.13

.75

4.卡片中的说明叙述很清楚,我能很明确判断事件的因果关系

0

0

4

1.9

67

31.2

77

35.8

67

31.2

3.96

.87

5.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我非常喜欢

0

0

9

4.2

47

21.9

78

36.3

81

37.7

4.07

.87

 大多数的学生(八成左右)都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活动,并觉得有助于他们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以及因果关系,且历史不再用死背的方式学习,更可以提升分析的能力,学生认为:

l          我认为不仅好玩,也是学习的最佳利器。分析能力提升与柯南一样高了。(S516)

l          好玩又可以和别的同学一起讨论,甚至发表一些见解。比较了解事情的先后顺序、因果。(S515)

l          很不错,复习时很有效。可以更了解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发生的原因以及导致的后果。(S433)

l          还不错,即使课本上有些地方看不懂,但有了卡片可以把一些重点分析的更清楚。(S439)

l          可以加强自己对事物因果的判断,也让自己领悟到对事件的了解程度,是一项有难度也有帮助的活动。…可以强化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观念,除了运用在「历史」这个科目上,更在「地理」科及日常生活上有不少的帮助。(S720)

l          整体感觉非常好,不但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历史,也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助于我了解各种事件的因果,也帮助我往后分析事物的能力。(S204)

l          很新奇有趣,不让自己死背而是有效的记住时间顺序。(S235)

l          很有趣,希望时间长一点比较记得住,让我可以不用死背的去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S632)

 但有少数学生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认为对他们的学习帮助不大,例如:

 l          太麻烦了,帮助不大。(S418)

l          有创意,但没有什么效用,没帮助。(S506)

 

 

不过学生对于分辨卡片原因、事件、结果说明的叙述部份,仅有67%的学生(35.8%同意,31.2%非常同意)认为他们能明确判断,多数学生认为排列卡片感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不知如何分辨原因、事件与结果以及事件发生的顺序,他们表示:

 l          应该是事件和原因吧,因为这两个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比较难掌握的。(S409)

l          时间会排,但有时候会分不清哪个是因、哪个是果。(S429)

l          常把时间搞错。(S524)

l          原因和造成事实我分不清楚。(S511)

l          排列事情的时间即发生顺序是最困难的。(S221)

l          事件、原因、结果常摆错。(S121)

l          好多看起来像是结果找不出原因。(S519)

虽然在排列卡片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因果、时序的概念感到困扰,但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大部分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除了能了解时间的顺序与因果关系外,更能统整所学的史事内容以及培养分析的能力,他们提到:

 l          强化分析能力,了解自己尚未读的透彻的地方,看到一件事物可以一下子就由多方面进行联想。(S720)

l          可以培养统整能力,记忆时速度较快。(S433)

l          混乱的观念获得重组,思想观念更清晰。(S440)

l          把一大堆的资料有效的整理。(S401)

l          可以很清楚知道历史所发生的经过。(S626)

l          可以不用死背的方式读书,而使用排因果关系的方式去了解。(S429)

    由上述资料分析可知,大多数的学生都蛮喜欢这样的教学活动,透过卡片的排列学生对于时序与因果关系概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在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针对培养学生历史思考能力,英、美两国在历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上,已发展出有别于传统历史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Levstik, & Barton(2001)认为美国的小孩几乎很少有机会参与互动,大部分他们被期待聆听教师所传递的知识,课堂的参与被限制在平常的「指引-响应-评价」模式(initiation-response-evaluation pattern)。即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之老师再告诉他们答案是否正确,学生并没有被教导如何着手学习「学的过程」(the process of learning)。然而「指引-响应-评价」的模式也反映在我们现场的教学中,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不断被提出,但是老师们受限于授课时数、课程进度,课堂上永远是老师赶赶赶的讲课声。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做一点点的改变,教室的上课情景又会如何转变呢?

    「一个吵闹的教室、学生自己动手翻阅课本互相讨论、耳边传来一声声…老师这边…老师…,老师穿梭在各组之间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考历程,好不热闹的教学图像」,这是实施「卡片分类」方法的教学现场,它打破以往老师在讲台前涛涛不绝讲课的刻板情境,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互相讨论,找出事件的因果关系与时序的排列,事件的了解比起老师的讲述自然是深刻许多。虽然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室秩序会显得比较吵闹有别于传统的讲述教学,但学生可以动手「做历史」(doing history)引发其学习乐趣,相信经过多次的练习学生的讨论声应可以多过吵闹声。

从几次的教学活动发现,无论是课前的活动或是课后的复习,透过卡片的排列皆有助于学生「因果」与「时序」概念的掌握。而且在学生排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看到学生是如何思考问题,他们是否能在历史叙述中建立时间的顺序。以前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已经把时间的顺序交代的非常清楚,学生的学习应该没有问题才对,但透过「卡片分类」方法的教学发现原来时间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例如学生在排列卡片时,会将王莽放在汉武帝的前面,或是七国之乱出现在楚汉相争之前,显示出学生在学习时序这个概念时,是有困扰的。此外,从学生的回馈得知,他们因不熟悉「因果关系」的叙述,所以在排列过程中会对此感到困扰。

不过藉由「卡片分类」的教学方法是可以训练学生对「时序」、「因果」概念的掌握,当学生熟悉这样的分析形式,不仅有助于对历史事件的学习,若经常练习更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张元(民87)认为教学不再应该是由教师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教师站在旁边引导的位置,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资料的阅读分析、证据的推理论断等理解过去的重要能力,此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历史课程中经常练习逐渐形成的。

 

 

虽然在目前的教学现场,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道鸿沟存在,但透过小小教学方式的改变,我们看到了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了解事件因果与时序顺序,从学生的回馈中也看到了这条鸿沟跨越的可能。在升学主义考试领导教学的压力下,很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在教学上做了一点尝试与转变,原来「历史」也是可以这样教。

附錄     卡片教學法回饋單

二年   班   姓名:                   座號:

 

一、     請根據左邊的描述,請依照個人情況,據實填答(請勾選一個最適合的答案)

 

二、經過此次教學活動的學習,請您對以下的問題提出您的見解。

 1.請問您對卡片教學法的看法如何?

 2.請問您覺得這樣的教學方法對您的學習有何幫助呢?

 3.在排列卡片的時候,最令您感到困擾的問題是什麼?

 4.透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您覺得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5.對於這樣的教學方法您還有其他的建議嗎?

附录一:西汉历史/张元教授设计

 

 

  楚汉相争,楚败汉胜

 

  刘邦善于用人,英雄豪杰为他所用

  项羽不善用人,不听别人意见

 

  大汉帝国建立,功臣分封各地

 

  七国之乱。吴王率七国起兵,三个

  月后,七国失败,乱事平定

 

  封建诸侯王势力渐大,威胁朝廷,

朝廷决定要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封建的力量被铲除,全国各地都要

  接受朝廷的命令

 

  汉武帝排斥各家学说,只尊重儒家

  学说

 

  全国已经完成统一,学说思想也应

  该要统一

 

   儒家学说大为盛行,读儒家经典的

  人有机会到朝廷做官

  

 

 

  皇帝要听母后的话,舅舅们就在朝

  廷当大官,握有大权

 

  外戚(皇帝母亲家里的人)掌握朝

  政

 

 

  皇帝的权势被夺去,过着萎靡不振

  的生活,大家说汉朝的气数要完了

 

  王莽掌政,建立新朝,进行大改革

 

  外戚之中,王莽的学问最好,做官

  的表现也最好,大家都说他好

 

  改革理想很高,但不切合实际,结

  果是一塌糊涂,又造成天下大乱

 

 


 

[†] 第一次尝试卡片分类教学时,对于西汉的历史完全没有介绍,让学生自己动手找课本资料一  边讨论一边排列,活动进行过程中会给学生一些提示,由于此方式会花费较久的时间,有些同学在一节课内仍无法完成。所以之后的班级在活动进行前会利用5分钟的时间稍微讲解,如此有些同学的排列时间就会缩短,一节课的时间大概全班都可以完成。

[‡] 因为学生对于课程比较熟悉,排列的时间通常只需10-15分钟全班就可以完成,之后老师再复习,需要的时间大概一节课,所以「卡片分类」方法也很适合老师们总复习时使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