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乡村自治:皇权、族权和
最新热门    
 
李哲治: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

时间:2009-10-18 17:55:11  来源:李哲治
 

李哲治:阅读能力,培养历史学习能力的基础


(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福建永安366000)  
 
    一、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历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根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历史科考试说明》又将这些能力具体表述为四大类十项能力(具体内容略)。在这些能力要求中并没有明确列出阅读能力,但笔者认为要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首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的基础。“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次能力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强调了阅读能力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了发展智能必须从培养阅读能力抓起。


    二、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阅读能力培养的前提


    心理学试验证明,人在有兴趣时会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奋,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营养,并把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各种心理活动都调动起来,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并且由于兴趣具有指向性、情感性和动作性,能够引起高度的注意,激起饱满的热情,产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这种试验同时证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


    历史资料丰富多彩,教师只要善于利用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师导读,阅读能力培养的开始


    由于社会原因,高中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读学校没有开设历史课的和开了历史课没有认真教学的占半数以上。受社会影响,多数高中生不重视历史课,文科学生在高一期间没有认真学历史的也占半数以上,因此,大部分高中生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学习能力。在这种现状下,笔者认为在高一上新课之前有必要先开设导读课,传授阅读方法,介绍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介绍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社会横向面貌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历史结构有初步认识。


    除了学期初的阅读导读课外,还必须加强教师的导读示范活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导读活动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反复强调和不断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三)掌握方法,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


    首先,阅读教材不是仅用眼睛看还要动手动脑。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应指导学生养成边读书边动手的习惯,即在课文中划符号,课文旁写评注。学生在读书的时候,需在课本上勾画各种符号,而所用符号最好统一规范,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对“标志”“最早”“转折”等关键词加△,???表示对课文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内容要点,‖表示课文的层次……各种符号依学生的个人习惯而定,不必全班统一,却一定要有个人的统一,这样日后在复习课文的时候,只要看到符号就可以知道这些内容应该掌握的程度了。写评注即阅读时或听课过程中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对课文内容进行精当提炼、概括、写出评语。


    “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所以,在阅读的时候还要养成动脑的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还要学会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或者拓展。


    其次,仔细推敲词句。阅读教材必须对课文中重点难点中的有关词句——“程度词”“关键词”“对比词”和结论性的句子等予以充分重视和深刻理解,进行一番“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这样才能正确、深入地认识历史事件本质,进而达到培养智能的目的。


    第三,提炼概括要点。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第四,扣准历史概念。有的历史概念本身就包含了许多要素,抓住这些要素就能准确、全面地理解该概念。如:“新思潮萌发”,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含义:思想潮流而不是其他潮流;二思想的特点是“新”而不是“旧”;三程度是“萌发”而不是发展或广泛传播。这样分析既能准确把握本概念的内涵,也能明了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最后,利用目录、章、节、子目,从全局掌握教材知识结构,形成立体知识网络。教材目录是教材的一个总纲,对整个教材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教材的章、节标题往往是对该篇、章、节的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或者就是该章节的核心内容。把握了整个教材目录,无疑也就把握了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


    (四)倡导探究,阅读能力培养的提升   


    阅读不仅要求学生读进去,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跳出书外,通过静观默想,分析对比,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对于学生阅读中的发现,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创新,教师都要细心的发现,及时的予以鼓励和表扬。有时,还需要采纳学生的建议,大胆变更教学方案。

 

 


    (五)持之以恒,阅读能力培养的保证


    阅读又“是一种技能”,“要达到真正理解的地步,是要经过练习的”,“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才能练就。所以阅读的技能要在阅读各种文件或书籍报刊中练习。”除了在开学之初的阅读方法介绍课外,在平常讲授新课时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这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常规途径;还可以利用阅读课进行专项练习;利用复习课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对知识进行梳理、编排,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只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教学机会,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经过反复的意识强化和行为强化,阅读能力是能够形成的。通过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实现了历史学习能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飞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