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漯河市民被要求认500个…
最新热门    
 
繁体直排《钱穆全集》即将大陆发行一字不改

时间:2010-9-7 10:43:27  来源:不详
 

许倬云:他不仅是个书斋中的学者

 

  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以《心香一瓣——悼宾四先生》一文追忆钱穆。“回忆在1989年最后一次到素书楼,拜见宾四先生,似乎还是不太久的事。大约十来年前我和曼丽一起去苏州西山,拜谒宾四先生的陵园,更是好像就在昨日。”许倬云说。

 

  谈及钱穆先生的学术成就,许倬云说:“宾四先生是我无锡的乡长。他没有上过大学,自学成功,在三十岁左右,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和《先秦诸子系年》两篇巨著,基本上解决了学术界长期聚讼的公案。”“抗战期间,他编著了《国史大纲》,在警报声中,教导学生欣赏中国文化的源流和可贵之处。这部书至今还是中国通史中难以代替的名著。”“我一生在史学园地工作,无论教书还是研究,《国史大纲》还是非常有用的参考书。我常常告诉学生,这一部书中埋藏了数百篇博士论文的题目,等后生钻研发挥。后来他在台湾几次演讲的纪录,出版成书,谈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历史上的得失,也是十分有启发性的著作。”许倬云说。

 

  在许倬云看来,钱穆先生更可贵的地方是,他不仅是一个书斋中的学者,“他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行动者。”在无锡,钱穆曾经创办了江南大学文学院。1949年来到香港,在艰难困苦之中,他赤手空拳创办了新亚书院。“农圃道上,简单的校舍,却能培育出余英时这样的学者!师生二人,后先辉映,均是一代宗师。后来,新亚书院和其他两家书院并入香港中文大学,使在英国属地的香港有了第一所以中文教学的大学。”许倬云回忆。

 

遗孀钱胡美琦:《钱穆全集》“一字不改,繁体直排”在大陆发行

 

  钱穆遗孀钱胡美琦女士在为追思会写的长文《百感交集20年》中说,“宾四生前曾以终生做一教师为荣。他办教育,主张"为学"与"做人"两者绝不可分。他自己也以此为终生努力的目标。做一个学人,人生本已寂寞。而生在今天这个时代,要做一个笃实信守中国自己传统文化的学人,其心灵之孤单寂寞,更是难以述说。学术乃千古事,宾四生前自信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百年后自有公论。”

 

  钱胡美琦回忆说,1966年“文革”爆发之后,“宾四十分担忧将来大陆中小学文史教师要后继无人了。他那时已辞职隐居在家,全力在准备写《朱子新学案》。他日夜在那长廊上走来走去,一语不发,这样持续了一两个月。他说他在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这一危机?”在追思先生过世20周年之际,钱胡美琦透露,《钱穆全集》将于今秋在大陆出版,“宾四的"全集"即将"一字不改,以繁体直排"地在大陆发行。”出版方为九州出版社,约2000多万字。而鲜为人知的是,钱穆先生生前反对大陆出版《钱穆文集》,钱胡美琦披露说,“反对的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反对用简体字出版学术性的著作;二是大陆当时并没有看到他全部著作;三是宾四有很多谈论时局的论文。”但“宾四晚年最大的心愿,是要把他全部著作带回中国大陆”。钱穆生前也说:“生于国家动荡多事之际,自己立志做个中国传统的"士"。今天国家统一尚有待,我的这些文章总希望能留给大陆青年一读,所以现在要忙着找寻及整理散失在外的文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