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月亮与中秋 一脉相承的…
源自祭品的中秋月饼
专家细说由来 中秋为何…
中秋夜的浪漫与狂欢(图…
古人中秋夜都做什么(1…
古人中秋夜都做什么(2…
中秋团圆文化的潜力(2…
家乡的中秋月
节日习俗:古人过中秋节…
中秋节的人间情怀
最新热门    
 
中秋团圆文化的潜力(1)

时间:2010-9-20 11:26:32  来源:不详
有中华民族印记的血脉团圆和最原始的思念之情,感受到蕴含着民族情感的宁静与淡淡的感伤。

“中秋望月”的文化辐射能力和经济能量有多大

盛唐时代,中秋祭月被唐太宗指定为固定的国家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的家国同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宏大气势,中国人的思亲图腾也从单一的吃“月饼”逐步演化为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庆典活动。丰富的庆典活动,打造出血亲团圆、民族团结的祥和氛围,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团圆的期盼以及团圆的凝聚磁力。

中秋节作为民间节日盛行于宋朝,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中秋佳节,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挂彩,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举家登上楼台,摆上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共同赏月叙谈,祝福远方的家人。这就中国最早“团圆经济”,有了这个强大的经济载体,中秋望月才真正具有自身的经济辐射、文化传播的功能。

中秋节在儒家文化的渗透下,在的浓墨下,祭月的成分,祭祀的色彩也渐渐地淡去。月色的朦胧、娇美引发历代文人雅士无限遐想,中秋明月高悬出恰恰成为天涯海角的游子们的精神依托。著名诗人王维写下了“独在异客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句,记载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思乡“情节”,揭示了人类最纯真、最本源“天人合一”的思亲“图腾”。从此,“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成为传承东方文明“红丝带”,无论你漂泊在天涯海角,“思乡”就是你的民族印记。

淡淡的月光世界塑造出中国人的审美境界和意趣。面对柔润晶莹月色,我们倾诉着一切的烦恼郁闷、欢欣愉快、人世忧患和生死别离,似乎在这里我们的一切情感都能得到寄托。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赋予中秋节新的文化内涵,理清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脉络,将中华文化的增长基因有效的注入中秋团圆节日之中。

唐宋时期,文化的繁荣使文化第一次从艺术家独立的心理享受,走向了大众,为市场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节日“探亲经济”,这也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中秋团圆经济。把文化融入到经济之中,以强大的经济为载体,增强儒家文化辐射能力,使中国儒家文化呈现出的短暂繁荣景象,也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儒家文化承载着中华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强大综合国力,影响着世界,改变了东方。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