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月亮与历史 古人为何对…
月亮与人情 中国人的月…
月亮与名胜 中国赏月盛…
陆建德:地方分离主义与…
试析《诗经》乐歌与中国…
浅谈儒家的和谐观与中国…
第二届中华慈孝节10月亮…
学者点评“端午诗歌”与…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传播…
泰山学者周郢新著《泰山…
最新热门    
 
月亮与中秋 一脉相承的情感

时间:2010-9-20 11:26:48  来源:不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至理名言,将前面的“结”一语宕开,其中蕴含的人生哲学是常人所难以深刻理解的。鲁迅曾说过,中国人往往追求一种“圆”文化,幻想着生活都是十全十美的。其实,人生何曾“圆”过?天灾人祸、意外事故、功名不就、事业无成、家庭矛盾、健康欠佳、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哪一项都可能遇到。人生就是一道道坎,你不得不面对。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的“不圆”是绝对的,“圆”则是相对的。就像月亮有阴伏、晴出、团圆、缺损一样,自古难以十全。即如十五团圆之夜,每月只有一次,而这一次也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啊!

不懂得“此事古难全”就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只看到“全”而不承认有“缺”,对生活的挫折没有思想准备,一旦面临,便被击倒;二是自欺欺人地回避“缺”而刻意求“全”,盲目追寻,活得很累,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三是理论上认识到了人生“难全”,但行动上却本能地抗拒。所以,认识到“此事古难全”是一种境界。

那么,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所说的是兄弟间的离别:既然离别难免,那就请你多多保重,两地共看明月,亦是一种感情交流。苏轼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既然人生没有十全十美,那么无论是“悲”、“欢”、“离”、“合”,都要乐观对待,“但愿人长久”,“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既然活下来了,就要好好活下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好好活着,活出质量来!

苏轼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一生起起落落,风风雨雨,六十多岁还被贬到儋州(今海南省)。但他每到一地都照吃照睡不误:在杭州,有“东坡肉”;在黄州,有“东坡饼”;在汴州,吃河豚(“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在惠州,吃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睡懒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在海南,喝椰汁、戴“东坡帽”(椰壳)。他总是那么洒脱,那么乐观。在苏东坡看来,只要坚信“人长久”,人生的挫折、灾难总是会过去的。

世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也都可以由自己把握。所以,无论是悲欢离合,无论是阴晴圆缺,都要顺其自然。“一蓑烟雨任平生”,才是可取的态度。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