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一个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诞生了。李清照的词与李后主、柳永的词很相似,都如本色的美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而且李清照的用词都很通俗、很生活。《凤凰台上忆吹箫》写她丈夫还没走的时候,她就开始想念他: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你要走了,我头不梳,脸不洗,什么话也不想说。为什么“欲说还休”?你要我说什么?我若说“你什么时候回来”?你说“我也不知道”,那我就会很伤心。我若问“你什么时候走”?你说“我明天就走”,那我亦会伤心。而且我“新来瘦”(自从听说你要走,我瘦了),“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不是喝酒喝瘦了,也不是因为秋天到了伤心,是因为你要走了)。
李清照的词最精彩的是她后期的作品。她的词前期主要写她和丈夫的爱情,后期写亡国的痛苦。李清照到了晚年非常凄凉,她的不幸与家国不幸相连。
有人说,李清照的词在北宋灭亡的时候,为什么不像岳飞、辛弃疾那样慷慨激昂。她反映自己的痛苦,不也是慷慨激昂吗!所以李清照并不是没有爱国,她的爱国情怀在她的诗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因为词是小玩意儿,她不想像辛弃疾、岳飞那样突破词的传统。词就应该缠缠绵绵,如果要慷慨激昂,我就写诗,这是她的观念。
南宋时期的词,前期的爱国词派以张元干、张孝祥、岳飞、陆游、辛弃疾、陈亮、刘过为代表。国家不幸诗家幸,当国家危亡,诗人还能唱卿卿我我吗?所以岳飞的《满江红》就是这样: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陈亮、辛弃疾的风格都是慷慨激昂。到了南宋后期,宋、金和谈,南北分治,大局已定,文人声音喊哑了,慷慨激昂的亢奋情绪消失了。于是在南宋后期,词又回归婉约,以姜夔、史达祖、高观国、刘克庄、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为代表,尤其是姜夔、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