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在《诸葛孔明》一书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推理十分自然正常,尤其是在后世人们关注甚多的诸葛亮加盟阵营方面。诸葛亮审时度势,洞烛机先,这一切早为人们所认可,但为什么他是选择刘备,而不是曹操或者孙权呢?这样或许他会更加容易到达他的理想领域。以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态势加盟实力最弱的蜀国,鞠躬尽瘁而依然出师未捷,平白增添了许多悲剧性因素,难道一代“千古良相”意识不到天下态势么?在书中,作者将一一为我们解答。
诸葛亮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故事发展的一条线索,也是三国历史的进程。伴随这条进程,一个或许更加符合历史逻辑的真实三国穿越重重帷幔,走向了历史台前。
刘备的复杂人格特质,曹操不逊于孔明的情报搜集手段,刘表软弱的仁义表象,孙权在幕前演戏时体现出的权谋……甚至不经意间寥寥几笔勾画的莽张飞,等等。——在汉末波诡云谲的乱世风云中,无数我们熟悉的三国英雄拨开历史烟尘,穿越刀光剑影,纷纷从纸墨深处绽放出他们鲜活而又真诚的面容。这些著名的风云人物和那些在历史演义中不是很耀眼的人物——比如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姐姐诸葛铃、弟弟诸葛均、继母宋氏、妻子绶,甚至于虚构的管家甘海等人一起,围绕在真切而平实的诸葛孔明周围,在那个动荡传奇的时代,展开了一段段作为生命个体而存在的独特的孔明故事,从而构筑出一个陈舜臣笔下的另类三国天下。
《诸葛孔明》不是一本英雄主义的著作,诸葛亮在此也不是任何主义的旗帜和精神标杆,他只是一个思维缜密、性格坚强的个人,但是通过这样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仍旧能触及乱世的无奈和历史惊人的力量。正因如此,看到书中英雄人物纷纷过世,直到最后星陨五丈原之际,读者更能感受到秋风过处的悲凉。而书中不时提及的佛教与道教对人世的宗教影响,更是给小说平添了一种沧桑的宿命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